新时期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质效的实践路径
刘兰星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在政治协商、调研考察,参与党和国家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执行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受党委委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等工作中,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1 这明确了民主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为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当前,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意识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拓宽,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相比,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相对薄弱,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因此,新时期提升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质效是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独特的政党关系模式,与西方多党制、两党制有着本质区别。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并非是对立性的监督,而是基于共同政治目标和理想信念下,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进行的建设性监督。通过民主监督,民主党派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特点,在民主监督过程中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及时发现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也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领导国家发展的重大使命,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能够从外部视角,对党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帮助党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防止权力滥用,避免决策失误。这种监督是对党内监督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然而,在现实中,部分人员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民主党派要加强学习民主监督理论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增强民主意识,准确把握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定义、内涵及作用;充分认识民主监督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增强民主监督意识,提高民主监督的积极主动性;正确行使监督职责。
二、创新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民主监督的信息渠道。建立民主监督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使民主党派能够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监督信息。例如,通过接入政府的政务公开平台,民主党派可以实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项目进展等信息,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网络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使民主监督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创新民主监督方式,丰富监督形式。除了传统的调研考察、提出意见建议等方式外,可以探索建立专项监督小组,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还可以尝试建立民主监督跟踪问效机制,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加强民主党派之间的协作,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民主党派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民主党派成员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学习活动,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深刻认识到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监督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民主党派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合理规划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注重吸收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热心民主监督工作的优秀人才加入民主党派,不断充实民主监督工作队伍。同时,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培训和锻炼,提高其政治素养、专业知识和监督能力,为民主监督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民主监督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要求民主党派成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民主党派要加强对成员的专业培训,鼓励成员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通过组织实地调研、交流研讨等活动,让民主党派成员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的能力,不断提升民主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机制。
在制度建设层面,需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流程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对象、内容、程序与方式,对选题立项、调研实施、意见反馈、整改落实等环节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建立民主党派与党政部门的监督协商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监督计划、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协调,避免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监督机制创新。搭建智能化民主监督信息平台,整合监督项目管理、信息收集分析、意见反馈跟踪等功能,实现监督工作全流程线上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督信息进行智能筛选、分析预警,为监督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同时,建立监督成果数字化评估系统,对监督建议的采纳率、问题整改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为监督机制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制度完善、渠道拓展与技术赋能等多维度创新,构建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向新台阶。
1.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EB/OL]. https://www.ccdi.gov.cn/fgk/law_display/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