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创新实践
刘欣婷 李睿 夏磊
云南师范大学 650000
摘要: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由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导,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的大学生班会活动,是一种集体化的教育活动。新时代,高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创新、优化主题班会模式,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文章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创新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主题班会的有效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实践
引言:主题班会是各大高校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样是学风形成、班风塑造的主抓手。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集教育、服务以及管理为一身,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政治任务,而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可让辅导员、班主任基于不同的主题设计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的班会活动,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由此,不仅能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可切实发挥主题班会的优势,提升其教育质量及效果。
一、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性。以往的班会模式通常由辅导员、班主任所主导,班会教育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且部分大学生会认为班会教育比较刻板,使得学生参与班会的兴趣不足。而新时代,辅导员、班主任要注重班会模式创新,基于多元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设计,由此,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对于主题班会参与的兴趣、热情,还能增强大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性、感染力,让大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高效地接受教育[1]。例如,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主题班会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在主题班会中,辅导员、班主任可利用各类数字化技术实现教育信息的传递、思想传导,还能让大学生从被动性的接受转变成主动性的吸收,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及效果。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可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通过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还能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汇集艺术性、政治性、教育性以及思想性为一体的主题班会模式,能够把班会教育功能和真善美的价值融为一体,让大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教育逐步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能激发大学生的思维活力、创造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
第三,新时代创新主题班会教育还可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价值观念多元、个性独特且鲜明,若不正确引导、教育,班级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盘散沙。而基于主题班会创新,辅导员、班主任可在主题班会中举办主题摄影展、班级文化节等活动,促使班级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联系,可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利于共结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第四,新时代主题班会创新有利于提升帮会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号召及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局限,从课内主题班会逐步朝向课外主题班会的形式拓展,进而能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体系。由此,不仅可提升大学生主题班会的质量及效果,还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发展[2]。
二、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实践
(一)优化顶层设计,夯实基础保障
各大高校在新时代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时,要注重在主题班会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做好主题班会建设的指导,严格遵循课程建设理念,并在机制建设、考核评估等层面做好充足的基础支撑。那么,高校需注重强化机制思维。思维可谓是行动的核心导向,同样是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实践的基础。高校和辅导员、班主任要清晰地意识到主题班会的内容、意义,并以此为基础,让主题班会实现制度化。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制定主题班会管理办法、准则、要求等,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完善主题班会内容体系。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群体特征开展分众化、个性化以及个性化的主题班会,充分保障主题班会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结合主题班会设计教案、综合性分析主题班会选题的来源依据、学情分析、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以此来保障主题班会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另外,还要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的调查研究。主题班会是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的核心载体。现阶段,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系统化不强或者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高校需结合此情况,通过全面调查和研究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主题班会内容,这样,能够让主题班会实现群体覆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主题班会的有效性。最后则是注重主题班会的考核与评估,考核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师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互动情况、主题班会内容层次、设计构思、教师胜任力、学生参与度以及收获等内容。
(二)基于立德树人,明确班会主题
在以往的班会模式通常是辅导员、班主任所主导,学生在班会中相对被动,参与度不高;且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在设计班会内容时,并未明确班会主题、规划,使得班会组织质量及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同时,辅导员、班主任通常会在班会中选定班委员,让其帮助组织班会活动,而班委员可能具备良好的组织以及领导能力,导致班会很难高效开展。因此,班主任要转变以往的班会组织模式,明确主题,针对性开展。而立德树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领域的主旋律,所以,辅导员、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拓展班会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辅导员、班主任在设计班会主题时,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态度,引导学生注重身心健康,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以往的班会模式通常是辅导员、班主任所主导,学生在班会中相对被动,参与度不高[3]。
例如,辅导员、班主任在设计班会主题时,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重点培养班委员的班会组织以及领导能力,如“团队合作我先行”“我的未来我规划”等等,这些主题都能够为班会的开展指明方向,还可让班委员组织的过程中统筹协调、领导与规划,而且此类主题可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还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主题班会教育、实践中去,有利于让大学生在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中深入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辅导员、班主任也可贴近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设计班会主题,确保其契合大学生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如“舞动的旗帜”“走好大学路”“职业发展”等,此类主题班会的针对性较强,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同时,基于立德树人为目标,大学生主题班会要围绕立德树人为核心,设计多元化的班会主题,如“弘扬传统文化,争当新时代青年”。辅导员、班主任可结合当下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了解、弘扬方面存在问题,针对性设计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历史古迹参观、国学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韵味,学习和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当然,辅导员、班主任还可基于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其就业竞争压力。通过此方式,不仅能明确班会的主题方向,还可让辅导员、班主任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从而能让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班会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德育素养[4]。
(三)创新主题设计,提升班会亲和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探索欲、求知欲、能动性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辅导员、班主任可结合大学生此特征,基于特定主题设计富有创意的班会主题,由此,可激发大学生参与班会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多元化的主题班会,可让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与交流,从而能够共建一致的班会话题,有利于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在主题班会中,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教育内容,提升主题班会的教育质量及效果。
例如,班主任在选定班会主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需求,确保活动的指导性、针对性和需求性,尽可能实现主题定向,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理念开展主题班会设计、教育活动组织,由此,不仅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还可提升帮会的亲和力。例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可结合新时代教育主题,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根据时代特色以及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精选教育性、时代性以及针对性融合的班会主题,由此,不仅可以提高班会的吸引力,增强大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代入感,还可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及效果。以“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担当”为主题组织的班会活动,辅导员、班主任可引导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检索优秀校友的事迹,制作成简短视频,在主题班会中展示解说,由此,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优秀事迹人物,还可激发大学生团结进取、勇往直前、树立远大的理想。又如,辅导员、班主任也可基于“绿色、环保生活,从我做起”,引领大学生基于此主题,共同设计、参与环保知识竞答活动,持续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能让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多元化的主题班会,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亲和力,还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围绕
(四)立足时度效,创新班会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在逐步地发生改变,以往的班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辅导员、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尽可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在心理、生活、学习以及发展层面的问题,从而能够保障主题班会的有效性。同时,在创新主题班会时,辅导员、班主任还要把握好“时度性”,充分保障主题班会内容精彩、气氛活跃,真正做到恰逢其时、恰如其分、恰到好处[7]。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时,还需紧跟时代锐意创新,持续增强主题班会的时代性、时效性和创新性。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就要注重优化教学话语风格,持续提升自身话语的吸引力。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其思想相对活跃,极易接受新鲜事物,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尽可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话语风格,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述大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事”,从而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能提升大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参与性。另外,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还要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情境创设法、互动探究法、叙事呈现法、精准教育法等,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不再被动,而是能够成为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者”。在此期间,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还要与时俱进地引入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云技术等方式,持续提升主题班会的信息化水平,赋予主题班会趣味性。
例如,以“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班会时,辅导员、班主任可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我和我的祖国”音频,并配上简短、精彩的党员日常生活、工作的视频,从而能让大学生了解此帮会的主题背景。接下来,辅导员、班主任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如何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呢,接下来,辅导员、班主任可让大学生积极发言,挑选学雷锋积极分子代表讲述自己对于雷锋精神的独特见解,而后由辅导员、班主任作出补充,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大学生和时代青年,应该有怎样的家国情怀,并以校友的成功事例或者优秀学生的事例开展分析,让大学生能够争相做同龄人的领跑者,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自带光芒的人。本次主题班会不仅能让大学生对雷锋精神有深入的解读,还可以深挖那些触动灵魂的精神财富,让主题班会教育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还可提升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影响力。又如,辅导员、班主任可引入当下的时事政策或者社会热点,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促使大学生能够对国家发展大局高度重视,让其意识到新时代大学生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及使命。在班会筹备环节,辅导员、班主任可将学生差异化分组,让各组学生以访谈或者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当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兴趣爱好点,充分保障班会内容可以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接下来,辅导员、班主任可邀请一位校内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学生开展分享,讲述自己在新时期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做出更多卓越的贡献,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由此,可充分彰显主题班会的时效性。而后辅导员、班主任可量化评估各小组的表现,结合每一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给予其综合性的评估、鼓励和支持,从而能够体现出主题班会的度量性。班会完成后,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给予学生总结反馈,促使大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并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融入和践行,从而能够彰显出主题班会的效果性[8]。
三、结语
综上,探究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创新实践策略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辅导员、班主任要意识到大学生主题班会创新的重要性,结合当下大学生班会现状,明确班会主题、优化主题设计、彰显澎湃影响力、加强班会实践,由此,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品质素养,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还能为大学生后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而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引领者、指导者,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立足教育规律、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设计多元化的主题班会任务,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由此,不仅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还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鲁正熹,高先科.高职学院主题班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大学,2024,(30):165-168.
[2]袁丹.基于OBE理念探讨就业指导主题班会的构建[J].四川劳动保障,2024,(08):122-123.
[3]张爱林.高职院校主题班会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J].中国军转民,2024,(11):180-182.
[4]戴碧林.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主题班会的优化策略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4.
[5]苑玉伟.高校主题班会创新路径探赜[J].成才之路,2024,(05):125-128.
[6]刘开源,尚怡.主旋律电影融入大学生主题班会的价值与优化路径[J].极目,2024,(01):67-71.
[7]追寻信仰之光感悟思想伟力——团北京市委创新开展“大学生眼中的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活动[J].中国共青团,2023,(23):27-28.
[8]王欣.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0,(01):9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