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作者

房广莹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天津市 300387

摘要:对于我国高教体系而言,提升文科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文科教育转型升级承载着极其突出的分量,这一议题也受到了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面对时势的演进,近几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采取了许多关键性的举措以增强和激励文理教学的改革,诸如在各大学设立了四十九个文学科目的人才培养基地,在五十二所大专机构试点执行增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并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架构的改良项目等多方面行动。这番政策在各地大学校园内激起了颇为热烈的回响。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大学文科教育;改革发展

引言:

现代社会已踏入科技变革的新周期,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界限模糊、融合创新的产业与经营模式日益兴盛,而市场对多元技能人才的渴求急速提高。为了应对科技发展新形势,推进与时俱进的文科教育,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新文科”概念,将科技元素整合进传统的哲学、文学等文科学科中,为学生打开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大门。教育部在《2020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了对文科教育创新性发展的升级要求。鉴于此,高等学府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之下应当突破旧有的文科教育教学观念,构建以跨学科整合为核心、职场需求为引领的教育新模式。

一、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新文科的发展核心在于紧扣新时代和新任务,对准社会新期待,以此推动大学文科教学朝现代化和整合化迈进。该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一环是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这也恰恰满足了我国在人才培养、文化创造和行业改革等多个层面的现实要求。新文科的推广主张在高等教育中逐渐削弱学科边界,强调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进行的人才培育,其目标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更有效地解读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与传统的文学教育相比较,新时代的文科教育重视发展新兴学科领域,挖掘新的教育模式,开发新课程内容,形成新理念体系,推动思想观念的演变,提升教育制度水平,革新教育管理架构,以及完善教育评估标准。简而言之,新式文科教育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是评估体系的变革。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1.创新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教学大纲及人才培育计划的策划主要由教师承担,进而专业的教学团队对提升学校教育水准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鉴于此,学校需更主动地吸纳具备丰富授课背景及创新能力的师资,以此作为提升教学品质的基石。教育创新最直接的展现形式是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料的更新换代。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搜集更符合当代背景的数据和实例以引导学生,进而使学生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现象有着更加透彻的认识,并能更有效地面对未来挑战。此外,学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引入新颖的教育理念,促进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此类跨学科的结合推动了商学的微型化发展,让其更为准确地回应时代的需求。然而,现阶段商学的跨学科整合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技术性知识融入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导致学生无法广泛吸收各领域的优势。譬如,尽管商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有机会选修诸如人工智能在商务中的应用这样结合尖端科技与商业传统的科目,但在正式学习前,他们大多未曾涉足编程学问,这导致他们在课程学习期间备受困扰,课程完结时也很难确切评估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究竟有多少。因而,教学大纲的规划者在设计课程时,应考量引进一些基础性的广义科目,不仅鼓励学生跨领域选修,还应让学生能够依据个人底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构建融汇多学科知识与各项技能的课程体系,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成长潜能。

2.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课堂活力

为了解决课程设计过于简化和缺乏多样化的问题,需要优先考虑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这项研究,近四成的学生认为,他们最偏爱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独立学习或者协同研究,这个比例非常高,这也体现了大学生期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在讲解的时候,老师需要积极增强和学生的交流,利用问答的方式来唤醒他们的积极参与,构筑以学生为核心、更具弹性和变化的课堂环境。依据调研数据,68.18%的参与者倾向于采用类似情景模拟实践的教育方法,而63.64%的学生则认为企业沙盘模拟是非常有效的。对于那些需要使用特定系统和软件的课程,例如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老师应该增加实操课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平台或系统,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并最大化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首先,需要深入研究通过竞赛推动学习和创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激发他们参与项目竞赛以积累实践经验。其次,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推动产教的融合,打造从学校到外部的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解决学生从课堂到实际工作的实习难题。新科技的更新速度快,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和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着现有的产业结构、产业形态和产业内容,同时也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在本质上,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社会的领域,因此我们更需要接受这种变革,并将新的技术进行吸纳、消化和运用,从而实现理论、机制、模式的创新,推动各个学科和技术之间的交流、整合、渗透和突破。

结语:

构筑新型的文科体系,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向更优质的发展转变所带来的教育需求,它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了解决现阶段课程建设中的创新性欠佳、实践性匮乏以及授课模式过于单调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观念、模型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做出改变。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成长思想,构筑并优化与教育法则相一致,满足现代需求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将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视为关键职责,致力于塑造未来、全球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清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与教学成果培育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2,13(19):81-83.

[2]王凤肆,宗滕,陈冰.大数据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讨[J].高教学刊,2022,8(25):18-21.

作者简介:房广莹,1990.08,女,黑龙江省,汉族, 讲师,博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