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赵金辉
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 571799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通过选取一篇精读文章作为“1”,带动多篇相关文章作为“X”的群文阅读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阐述了“1+X”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1+X”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然而,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对一篇文本的深入分析,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广度的拓展和阅读策略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将一篇精读文章作为核心,即“1”,并围绕这一核心选取多篇相关或拓展性的文章,即“X”,形成一个群文阅读的组合。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某一主题或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在比较和对照中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精选“1”篇,奠定阅读基础
在“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1”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学生深入阅读的起点,更是整个群文阅读活动的基石。因此,教师需要精心挑选一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文章作为“1”。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选择的文章不仅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如选取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还因为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主题,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此外,教师还应考虑文章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挑战,又不至于因难度过高而丧失兴趣。通过精心挑选“1”篇,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后续的群文阅读中能够更加自信和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文章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语言朴实,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通过对《背影》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和怀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段落和句子,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传达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拓展“X”篇,丰富阅读体验
在“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X”篇文章的甄选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增强其阅读能力的核心步骤。教师应紧密围绕“1”篇文章的主题、体裁、风格等核心要素,精心遴选出与之紧密相关且富有启发性的“X”篇文章,以构建出富有层次与深度的阅读体系。通过深入研读“X”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1”篇文章的精髓,还能在更广阔的阅读领域内自由翱翔,收获更为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而在拓展“X”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主题聚焦式阅读、体裁对比式阅读、风格品鉴式阅读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仍然以《背影》这篇经典散文为例,在深入品味其细腻情感后,教师可巧妙地穿插引入几篇同样聚焦于亲情的佳作,诸如朱自清的《春》与冰心的《小桔灯》,借此引导学生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比阅读之旅,深刻体会不同作者笔下亲情的独特韵味与多元表达方式。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尝试引入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诗歌、小说等,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跨体裁阅读,感受不同文学形式的魅力,并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作者如何运用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来描绘相似的主题。这样的阅读体验既有助于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利于教师后续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鼓励他们以亲情为主题,尝试用散文、诗歌或小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三、整合“1+X”,提升阅读素养
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整合“1”篇与“X”篇文章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步骤,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1”篇文章与“X”篇文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阅读认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主题讨论、思维导图、读写结合等,如在精读《背影》和拓展阅读相关文章后,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探讨亲情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文学表达,同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1”篇文章与“X”篇文章之间的关联进行可视化呈现。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写作训练,让学生以亲情为主题进行创作,将阅读感悟转化为文字表达。
以主题讨论为例,在精读《背影》和拓展阅读相关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亲情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美,引导其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情节设置等方面入手,分析不同文章中亲情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亲情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教师还可以将讨论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班级共享的阅读资源。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将一篇核心文章与多篇相关文章相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在多维度的比较和分析中培养综合素养。“1+X”阅读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秀芳.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举措[J].中学语文,2023(12):20-22.
[2]于哲.论初中语文“1+X”模式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23(0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