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活情境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谢铖斌

福建省福清康辉中学 350300

福清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生“动”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编号:FQ2023GH024)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需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生活情境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本文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探讨了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指导策略,旨在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整合,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有效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更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因此,探索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无尽源泉,更是学生学习数学最终回归的实践舞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教师应当成为一位慧眼独具的矿工,深入挖掘那些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数学素材。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融合,创设出既贴近学生日常经验又富含数学韵味的教学情境,我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轻松学习数学、深刻理解数学,还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千丝万缕联系,进而点燃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火,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热情。为此,教师应时刻保持对社会动态的敏锐洞察,紧跟时代步伐,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从中精心筛选与数学知识相契合的素材,并以艺术的手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构建出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充满智慧启迪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这一抽象概念时,教师可以捕捉当下社会流行的网络购物趋势,巧妙设计如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想一位精明的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推出了一款备受追捧的新品,其销售势头如日中天——第一天售出2件,第二天翻倍至4件,第三天更是达到了8件……如此这般,每一天的销售量都是前一天的两倍。面对这样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那么,在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下,10天后这款商品究竟会售出多少件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紧密贴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迅速识别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问题,进而在探索与实践中学会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从而不仅掌握了等比数列的核心知识,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数学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原理,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教授“概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抽奖活动。教师准备一些写有不同奖项的小纸条,放入一个盒子中,让学生轮流抽取,并统计每种奖项的中奖次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概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商家想要提高某种奖项的中奖率,应该如何调整奖项的数量或抽取方式?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概率的理解。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函数”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如下问题:某商场推出了一种优惠活动,顾客在商场消费满200元后,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抽奖箱中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的球数量相同,顾客从中抽取一个球,如果抽到红球,则可以获得价值50元的礼品;如果抽到黄球,则可以获得价值30元的礼品;如果抽到蓝球,则不获得礼品。请问,顾客参加这次抽奖活动的期望收益是多少?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每种颜色球的概率以及对应的收益,得出期望收益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函数知识进行求解。

结语: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构建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生活情境的数学教学实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鲁媛媛.让生活情境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J].高中数理化,2013(16):1.

[2]于萍.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