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强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

王颖

北京回龙观医院 100096

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绝大多数患者于青壮年起病,普遍伴有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部协调 [1]。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不只局限于患者生理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普通精神科 2024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 4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0 例,其中试验组中男 108 例,女92 例,年龄 20~80 岁,平均年龄( 53.74±3.98 )岁;对照组中男 110 例,女 90 例,年龄 25~78 岁,平均年龄( 53.74±3.98 )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CCMD-3)诊断标准;(2)防跌倒依从性相对较低;(3)年龄 ⩾18 周岁;(4)患者能够听从护理人员或者课题人员的安排,并且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存在痴呆情况;(2)处于精神疾病急性发作期;(3)必须卧床休息,没有行动能力。

二、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者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沟通能力卓越的 4 名课题研究人员共同制定,4 名课题研究人员组建成为健康教育团队,4 名课题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更为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

试验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对照组一致,但是给予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时的掌握患者对各种知识的认知程度,并且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且针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教育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容易的掌握相关内容。试验组主要有 4 名学习并且掌握反馈是健康教育方法的课题研究成员进行教育。根据患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为患者合理的安排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每次仅仅教育患者 1 项内容,教育的时间要控制在 30min 以内,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 3 个方面: ① 传递信息:研究者向患者讲解和演示预防跌倒的相关内容,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接,可以适合任何文化水平的患者; ② 评价效果:研究者根据传递的教育内容对患者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并且让患者自己用语言传递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提问的时候也要注重交流氛围的营造,通过营造更为放松的氛围使得患者更加轻松,极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需要由课题组人员及当班护士动态观察患者平时防跌倒行为是否正确。 ③ 澄清纠正:对患者不清楚、不理解的部分要及时的调整宣教方式和内容,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可以通过书面讲解、图片宣传、观看影音资料等方式。必要时可以重复 ②③ 步骤。由课题组长负责检查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直到患者完全掌握为止。

三、观察指标

(一)防跌倒依从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教育模式实施不同时间下防跌倒依从性。主要按照不依从、不够依从、较依从、依从四种情况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估。效度0.918,信度0.893。

(二)跌倒次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教育模式实施期间发生跌倒次数。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组间资料数据用χ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患者在教育模式实施不同时间下防跌倒依从性情况

试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教育模式实施3 个月时防跌倒依从性情况 [n(%)]

二、两组患者教育模式实施期间发生跌倒次数情况

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教育模式实施期间发生跌倒次数情况 [n(%)]

讨论

一、强化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

表 1 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实施 3 个月时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利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同时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对和谐,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措施的认可程度相对较高,依从性就相对较高。

二、强化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患者跌倒次数

表 2 结果显示,试验组整个教育模式实施期间发生跌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跌倒次数。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是近年来临床医学上比较新颖的一种教育护理模式。在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下,健康教育的信息并没有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就终止,反而通过让患者自己表达的方式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度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跌倒次数。

结论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防跌倒依从性,跌倒次数也会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传跃,陈晓岗 .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治疗 [J]. 中华医学杂志,2023,98(29):2314-2316.

[2] 张明园 .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治疗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2,51(1):65-66.

[3] 刘会国,刘灵江,杜香菊 .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28(2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