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的融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新路径
张芹
保定市职教中心 省市:河北省保定市 邮编:071000
摘要: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存在脱节。本文提出将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融合,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新路径。通过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阐述融合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旨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语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技能;语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改革;融合
引言:
语文素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职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因素,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成为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有鉴于此,将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进行融合,形成"两促进、一培养"的良性循环,是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技能,实现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存在脱节,传统语文课堂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学理论的讲解,缺乏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学生难以将语文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语文教材缺乏职业背景元素的融入,未能将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语文技能纳入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过分依赖期末考试的评价模式,缺乏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状况。上述挑战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亟需通过改革创新来加以解决[1]。
二、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融合的重要性
将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进行融合,对于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融合有助于贯彻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中职教育需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高,语文素养作为综合素质重要内涵,其培养不容忽视。通过融合,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能获得与未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体现了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智力、技能、身心等多方面看,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交往能力,培养职业语言表达、文书写作、人际交往等综合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契合素质教育理念。
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语文教学理论化严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融合教学则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设计具有职业情境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与未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三、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融合的可行性
(一)两者有内在联系
职业技能和语文素养并非完全割裂的两个领域,二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文素养是职业技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无论是阅读专业文献,还是撰写工作总结,亦或是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都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功底。提高职业技能也需要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支撑,如熟练掌握专业术语、流利地进行职业交涉等。可见,语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相辅相成、相互渗透[2]。
(二)教学资源可供利用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已具备一定的资源基础和条件,为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融合提供了可供利用的资源。许多院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中已融入职业背景元素,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营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语言情境。此外,各地中职学校也拥有一批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融合提供了师资力量。
(三)有利于师生双赢
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的融合有利于实现师生双赢。对学生而言,通过融合后的语文教学,他们能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合职业需求的语文能力培养,夯实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对教师而言,融合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激发了教学热情。借助职业情境,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把控学生的语文实践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引导和督促,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师的专业价值。
四、融合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要实现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的融合,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将职业发展需求融入语文教学。比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传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目标,还要设置与学生职业相关的实践目标,如培养撰写工作总结的能力等。教师还应转变"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教授书面语篇时,不仅讲解语篇特征,还要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指导撰写工作流程说明等实用性文体。再如在教学修辞方法时,可以引入职场交际中的话术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技巧[3]。
(二)优化课程设置
为推进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的融合,需要优化语文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在必修语文课程中注入职业元素,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合理编排相关语文素材。例如机电专业就可以选用与机械操作相关的说明文作为教学内容;商贸专业课程中则可增加商务函电等实用文体的学习。另一方面,还需设置选修课程来深化职语文融合。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商务语文写作""工作流程表达""职场交际"等特色选修课,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课程可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的形式,以工作任务情景作为导向,更符合学生对语文技能的实际需求。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为提高融合教学的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尝试情景教学法,教师根据职业情境创设语文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例如在教授商务书信时,可设计一个"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写信补充物资"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写作技巧。还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语文学习。比如在学习表达时,以"向顾客解说产品"作为任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把实践活动融入课堂,如组织分角色扮演、模拟工作会议等,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四)加强师资培养
当前,中职语文教师普遍缺乏融合教学所需的职业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必须加强中职语文教师的职业化培养。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了解职场语言实践需求。比如语文教师到制造企业学习,了解如何书写工作指导书等。要为教师职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可定期开展教师职业体验活动,邀请企业人员入校示范,为教师提供职语文融合的培训和引导。同时,还要鼓励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拓展视野,提升职业认知。只有教师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融合教学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结语:
将职业技能与语文素养相融合,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融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同步提高,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发挥语文基础性作用。我们要从理念、课程、方法和师资等多方面着手,探索行之有效的融合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扎实推进,开拓中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伟平.中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6,(12):148.
[2]叶春风.让语文教学成为职业素养提升之翼[J].学园,2024,17(0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