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对策

作者

蒋丽

重庆110中学400067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重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发展逐渐成为教学重点。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新课标理念,遵循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效果对策

引言

在初中数学新课标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学科教育内外环境都有了更多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新拓展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开始落实新课标相关思想,以核心素养为支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应该看到,相当多的教师在落实新课标要求时,并没有抓住新课标的本质,使得以新课标为背景的数学课堂教学流于表面,难以加强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培养。在此形势下,我们需要结合新课标对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全面研究。

1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性的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偏重于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却忽略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仅停留于表面,难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习得的知识缺乏联系实际的环节,因此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1.2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变革中,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创新,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教师依赖传统的授课方式,局限于板书和讲述,忽视了更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教学形式的应用,不仅使教学过程缺乏活力,而且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2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对策

2.1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三个主要方面,意识方面、情感方面和动作技巧方面。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围绕这几个目标来选择教学策略,方法与媒介,并对内容做必要重组。数学课程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才可以使学生们在认识、能力、技巧、心理状态以及思想品德等上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堂课必须有所侧重,整个教学就是围绕这一要点循序渐进。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于课堂一开始就把这几部分内容简略地写于黑板一角,以吸引学生注意。其重点也是该课程的高潮。教师可通过变换语言、动作和板书,或使用模型和投影仪等直观教具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更主动地将所学的东西刻在脑内产生强烈的记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吸收新知。

2.2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是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推动教学手段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断使用自身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宽度和深度的。第一,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将问题导向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凝练后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第二,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式教学也被称为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形成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学习意识的养成。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以调动学生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学生去总结出哪些存在轴对称现象,哪些不存在轴对称现象,并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等。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对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分析和动手操作,利用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去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等。

2.3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途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感受,也可有效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路径进行自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通过渲染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保障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自主探究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传统课堂中仅为学生讲解理论,导致学生感到数学课堂非常枯燥,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多元性,引入一些动手实践的纸张裁剪实践活动,学生盲目地参与实践活动,却并没有总结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无法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学教师通过汇总重难点内容,可有效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通过建立数学学习平台,为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融入微信或微博等数学学习形式,将所学知识上传到平台中,进而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师应建立起数学学习咨询平台,丰富信息技术整合的手段,要求学生开动脑筋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许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基于信息技术应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构建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有效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有意义的数学元素充分融入数学课堂中,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实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结语

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优势,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誉慧.体验式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J].江苏教育研究,2020(35):49-51.

[2]秦莉.基于初中数学文本阅读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J].中国教师,2020(6):76-79.

[3]王家仪.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