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亲子关系对大班幼儿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作者

徐文霏

苏州市姑苏区胥台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亲子关系是构成幼儿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大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大班幼儿和他们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发现,亲子关系的疏离、依赖及和谐等多维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越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这意味着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幼教园所应引导和帮助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于社会技能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亲子关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技能发展

引言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并非总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和谐状态。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的个性差异,以及家庭的氛围都可能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而亲子关系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又是如何呢?本研究所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大班幼儿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为预防和修改不良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幼儿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1.1 幼儿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建立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以及解决冲突。这些技能对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幼儿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经历的共同影响。

遗传因素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部分人际交往技能可能与基因相关,例如情绪识别、情绪调控等[2]。这些基因会影响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和回应,进而影响他们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幼儿园氛围以及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影响。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幼儿园的社交活动等都会影响幼儿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的过程。

另外,个体的经历也会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幼儿在与家庭成员、同伴的互动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学会合作、分享、倾听他人等技能。这些经历会对幼儿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建立产生持久影响。

幼儿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都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3]。

1.2 亲子关系在幼儿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幼儿的社会环境是其人格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亲子关系作为构成这一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幼儿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子关系既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场景,也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重要平台。在家庭中,父母是幼儿最早接触的重要他人,他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表现和适应。

另一方面,亲子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也有助于建立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幼儿更愿意尝试与他人进行互动,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种积极的社会互动经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未来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亲子关系对大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

结合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大班幼儿在日常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父母和同伴的交流方式、情绪表达、合作能力等。观察记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亲子关系和幼儿人际交往之间的细微互动,捕捉到问卷调查无法反映的非言语信息和细节,从而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全面性。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综合分析不同数据来源得出的结论,验证研究假设,解释亲子关系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内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者还可以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交叉验证,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2 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亲子关系的多维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

亲子关系的多维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亲子关系的疏离、依赖和和谐三个方面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密切相关。亲子关系的疏离程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呈负相关,即疏离程度越高,幼儿的社交能力越薄弱。这表明,缺乏亲子关系中的亲密沟通和情感支持可能会导致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较差。

亲子关系中的依赖程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存在显著关联。父母对幼儿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幼儿在同龄人群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的质量。相反,在适度的支持和关爱下,幼儿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的需求。

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呈正相关。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提升其交往的积极性和效果。家庭关系的和谐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上,更包括家庭中的情感氛围和支持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幼儿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础。

亲子关系的疏离、依赖和和谐等多维度因素均对大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影响。幼教园所应致力于引导与帮助家长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为幼儿提供一个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的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质量,也将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性产生积极影响。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大班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如果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如感情冷淡、过于依赖等,会对幼儿的社交能力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帮助和引导父母与孩子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为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亲子关系和幼儿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石萍萍.培养大班幼儿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的研究[J].人物画报:下旬刊,2021,(02):0073-0073.

[2]周安若.表演游戏对大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新智慧,2020,(36):29-30.

[3]刘丹凤.浅谈亲子关系在儿童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休闲,2019,0(0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