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产业链创新链发展中的基层党建研究
沈亦周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在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必然路径。引领保障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发展,既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中心工作,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值得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基层党建
一、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的基本要求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政治功能依托于组织功能,是党组织发挥组织功能的前提和方向。组织功能是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只有“两个功能”都增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主要任务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深化政治建设,增强政治领导力;深化理论武装,增强思想引领力;深化组织基础,增强政治执行力;深化群众基础,增强组织动员力;深化自我革命,增强自身免疫力,推动党的各级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的二十大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阐明了基层党建在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设中的定位和功能。
二、党建引领保障产业链创新链发展的基本原理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双链补强,是聚焦国家战略,把握创新主线,源头发展产业,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的重大措施。国有企业以产业链推动创新链发展、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无论是在资金配置、人才建设等领域,还是在研发资源、技术储备等领域,都需要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撑。党组织通过发挥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相契合,能够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党建赋能,有助于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各类资源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创新成果涌现、新兴产业升级的根本动能。通过建设党建引领的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与交流,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共享与互通,能够引导产业链向更高水平发展,向补链、延链、强链的方向演进,增强产业链的完备程度和竞争实力。在党组织引导和推动下,国有企业能够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推动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升产业链创新链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以基层党建引领保障产业链创新链发展的重要意义
1.确立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定位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综合交通产业国资央企,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体现到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重点应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综合交通业务主线,积极融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体布局,坚守“交通”主责主业,强化现代科学管理,拓展“交通+”新兴产业,围绕上下游产业、创新型衍生产业,精准找到转型升级契合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布局。
2.确立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党和国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顶层设计,要求综合交通行业国资央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谋划、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交通运输企业党组织应坚定举旗定向,统筹研判战略发展形势、目标和任务,制定传统业务发展、新兴业务拓展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深耕“交通”,巩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将交通基础设施核心资产,作为构建产业体系的根基,按照“开发一批、管理一批、退出一批”滚动发展原则,稳步有序推进国家高速公路骨干网新建、改扩建项目,全力做强质量、做优效益、做实资产、做高价值。另一方面拓展“交通+”,增强战新产业发展动能。顺应交通和新能源两个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加快布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融合发展产业领域,加快拓展超级快充、换电储能、干线新能源物流、智慧物流园区等业务。
3.确立增强党组织功能的策略路径
党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实际上就是针对推进双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侧重地推进融合工作。交通运输企业应针对“交通+”领域门类广、市场新、技术杂的业务难点,基于“坚持将党建向全价值链拓展,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理念,逐步探索聚焦需求识别“建链”、聚焦建章立制“展链”、聚焦深入融合“强链”、聚焦文化融入“护链”四个融合步骤,逐步形成体制机制驱动、高目标拉动、强能力推动的党建引领双链融合的总体推进策略。从横向看,将具体的党建工作项与不同融合阶段的特点联系起来,系统探索“建链”“展链”“强链”“护链”四个步骤。从纵向看,明确若干具体工作项的提升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政治、组织、思想上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工作项的针对性,夯基础、强弱项、固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办法,推动交能融合提质增效。
四、以基层党建引领保障产业链创新链发展的具体举措
1.抓实理论学习成效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交通领域、能源领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第一议题”学习,扎实开展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扎实开展基层党支部日常学习,深入研讨创新引领专题,深入进行主题汇报与重点发言,聚焦交能融合、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探索塑造科技创新体系、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的路径。扎实推进党委统筹学、支部跟进学、党员自主学机制,实时更新党组织学习清单,做到各级组织理论学习内容同步、节奏同步、考核同步,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党支部每月同步制订学习计划,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进一步领悟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指导思想。党员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做到学习思想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切实推动党建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向心力。
在此基础上,完善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企业应与时俱进完善战略发展思路,明晰战略任务清单。强化创新发展、绿色低碳、智能智慧、融合共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交通与能源全产业链融合,综合考量战略性、经济性、稳定性“三性”,有效贯通产业、技术、资本、数字等要素,不断强链补链延链,致力于打造一批战略性、示范性、引领性交能融合项目。成立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投资平台、运营平台,大力发展“交通+”,探索拓展新兴产业,推动“三做实一拓展”业务布局,做实“交通+能源”“交通+物流”“交通+信息”三大业务延伸方向,探索“交通+新兴产业”业务。
2.完善现代治理
坚持把党委决策部署贯穿到基层生产单元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中,坚持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决策前置程序,坚持把关定向推动发展新兴产业,引领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推动本企业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和权责清单;推动基层单位实行生产经营负责人和支部书记“一肩挑”,配备专职党支部副书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力量配备管理要求。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确保覆盖到位。优化队伍建设,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党员教育,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职工“三支队伍”培养,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履职能力。优化基础工作标准化水平,推动常规问题闭环整改、突出问题建档立卡、关键问题建章立制,推动党支部补短板、强弱项、达标准,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夯实组织基础。
3.培育融合发展品牌
坚持有声有色讲好交通故事,做好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平台,更为有效地讲好交通领域的生动情节,传播交通品牌,形成品牌势能。交通运输企业应以本企业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重点进展、重要荣誉为契机,创新宣传机制,坚持在宣传思想文化总基调制定计划,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深入项目现场驻点,做到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创新宣传内容,以关键事件为出发点,组织大型媒体开放日活动,分时分段掀起报道高潮,多措并举推动项目形象造势出圈,成为“网红”。创新媒介推广,抓牢中央主流媒体、国家级媒体、业内专家等内外部媒介,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报道本企业亮点特色成果和成效,提升媒体曝光量,推动品牌形象完成高质量塑造和传播,打响企业形象品牌,让业务焕发蓬勃生机和发展动能。
培育特色支部品牌。大力鼓励基层支部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打造“一支部一品牌”,通过持之以恒的品牌建设,为产业链良性发展、创新链有序延展奠定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基础。交通运输企业应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企业特点的品牌工程,例如,以工程质量为内涵的“质量工程”,以运营质效为内涵的“效益工程”,以智能化水平、低碳化运营为内涵的“智慧工程”、“绿色工程”,力争“一路一特色”创建基层党建品牌。举办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跑等党建专题研讨会,推选资深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分享多年党建工作经验,探讨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提升党组织整体效能、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方法路径,形成党建案例集,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心工作上有新成绩、在服务职工群众上有新思路、在活动开展上有新平台、在作用发挥上有新载体,在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2024.7
[2]刘佳薇.新时期加强交通企业基层党建的“六个着力”[J].管理观察,2019.10
[3]肖博伟,丁恬婧.浅谈交通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
作者简介:
沈亦周,男,土家族,1985.3-,湖北建始人,管理学硕士,政工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