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吴梅
武警贵州省总队医院外科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择取样本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7月-2024年7月,所择取的样本制定为2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13例,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给予其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这种方式对患者的情况具有积极地改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类机械性肠梗阻,其主要特征是由不同因素所造成的腹腔内肠道互相粘连,使得肠道内含物从胃肠内无法顺畅地通过和运行,严重者通常会采取腹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1]。而综合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兼顾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恢复,旨在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提供综合护理的意义。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样本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7月-2024年7月,所择取的样本制定为2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前组:男/女:12/11;年龄:30~65岁,均值(47.56±1.04)岁。后组:男/女:12/11;年龄:32~64岁,均值48.06±1.04)岁。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常规组
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其中包括: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以及腹胀、腹痛、呕吐、排气排便情况等腹部症状的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少腹部张力,有利于呼吸和循环;术后初期,患者通常需要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需求;随着病情的好转和肠道功能的恢复,逐渐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在饮食过渡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药缓解疼痛等必要的药物治疗,并确保用药安全。对留置有引流管、尿管等通道的病人,应保证导管畅通,并记录相关数据。同时,为了防止管道感染和脱落,管道的固定和清洁工作需做好;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疏导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通过耐心倾听、积极鼓励和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研究组
对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包括:(1)腹部按摩: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或直接为患者实施腹部按摩。一次按摩时间一般限制在二十分钟以内,一天可进行数次(如2次)。(2)胃肠减压:病人诊断后,及时应用负压吸引器进行肠胃减压治疗,保证引流顺利。同时,需密切观察引流物质的颜色、性质,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此外,还应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以预防口腔感染。(3) 饮食护理:在术后早期,患者通常需要禁食,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营养。随着肠道功能的逐渐恢复,可以慢慢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直到正常饮食。在饮食过渡过程中,应选择营养均衡、类型丰富的食物,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4)活动治疗:针对病人的机体康复情况,为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术后早期,病人可开展简单的床上四肢运动及胸部部分运动,如屈伸、上举患肢等。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在床上进行冥想呼吸等放松练习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细致掌握病人的心理状况,并采取心理引导、情感帮助等手段协助病人减少消极心态。(6)胃肠人工活动:待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其胃肠机能的状况开展胃肠被动锻炼。护理人员应引导病人完成上肢运动套扣、上举、伸握等上肢活动,以及下肢锻炼。对于无法自主完成运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可进行拍背、翻身等处理以促进肠道运动。
1.3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间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分调查评估。
1.3.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评估。
1.4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佳(p<0.05),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优p<0.05),表2.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这种粘连可能是由先天原因(如先天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而最常见的则是由于后天性原因,如腹腔发炎、外伤、大出血、腹腔异物等,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的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在各类肠梗阻中相对较高,据统计,约70%~80%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有腹部手术史[3]。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多维度的护理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以达到预防、缓解和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同时,综合护理还注重患者的全面护理和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关注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恢复[4]。比如,手术和术后的疼痛、不适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包括紧张、焦虑等情绪。心理护理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腹部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肠内容物顺利通过肠腔,从而缓解肠梗阻的症状。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四肢舒张,然后以特定的手法和顺序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胃肠减压是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负压吸引器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5]。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干预,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梁柳珍.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4,30(05):124-126.
[2]王霞.综合护理干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7):125-127.
[3]桂紫珍.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209-2210.
[4]常素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8):206-207.
[5]范建云.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