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

谭媛元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区域认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理解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创设多元情境,激活区域认知思维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多元情境是激活学生区域认知思维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方式,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区域地理。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世界的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旅游经历,让学生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的差异,从而激发他们对区域气候特征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家乡的气候类型和特点。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的情境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区域地理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我国的地形特点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思考区域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2 依托情境任务,深化区域认知理解

依托情境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多样化的情境任务,如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制作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深入理解区域地理现象和原理。例如,在讲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沙土和水的吸热、放热实验”。让学生分别用沙土和水模拟陆地和海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和冷却,观察两者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从而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地理调查能够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调查、家乡自然资源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地理信息,分析区域地理问题。例如,在开展“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情况。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建议。这样的调查活动能够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地理制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地理图表等,如制作中国地形模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区域地理的特征和规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在制作中国地形模型时,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分布和特点,通过捏塑、雕刻等方式将地形特征表现出来。这样的制作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区域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借助情境拓展,提升区域认知迁移

借助情境拓展,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迁移到其他区域和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迁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组织地理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区域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区域认知储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需求,适当引入一些热点地理问题和前沿地理研究成果,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问题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地理书籍、纪录片和网站,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认识区域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与历史、政治、生物、物理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区域发展与国际合作”时,教师可以与历史教师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与政治教师合作,分析国际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区域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创设多元情境、依托情境任务和借助情境拓展等对策,能够激活学生的区域认知思维,深化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迁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情境教学策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 康翠玉 , 许铭 .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主题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交通运输”为例 [J]. 地理教育 , 2024, (10): 51-55.

[2] 朱瑶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实践 [J]. 华夏教师 ,2024, (27): 102-104.

[3] 刘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一境贯穿式”情境教学的模式与实践[J].地理教学 , 2024, (10):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