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业家卢作孚的爱国情怀与当代价值
伊龙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
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现属重庆市)的卢作孚,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办民生公司,发展现代航运,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经济开发以及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突出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对当代现代企业家的践行社会责任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卢作孚,爱国情怀,地方经济发展,当代价值
卢作孚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与变革,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了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卢作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卢作孚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商贩。家境贫寒,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吃苦耐劳的经历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尽管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他先后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堂和川东师范学堂,既有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也接受到进步理念,是他日后投身实业、服务社会的重要源头。
1925年,卢作孚开始投身于商业活动。这一决定源于他对家乡重庆的深刻认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滞后的挑战。卢作孚首先涉足的是航运业。他认为只有改善交通状况,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卢作孚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资金和技术的匮乏使得项目进展缓慢。但卢作孚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事业版图。同时,他还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事业的推进,卢作孚逐渐意识到仅仅局限于航运领域是不够的。他开始扩展业务范围,涉足矿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在他正确领导下,企业短短几年内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带动了地方经济活力。正是这种敢于突破常规、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最终使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企业家。
1.卢作孚近代以来的主要贡献
1.1革新现代水运交通
20世纪初,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发展水上航运。他投资兴建码头,优化航道管理,改进船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引入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更耐用的材料,提升安全和运输效率。同时,降低运费、增加班次,在卢作孚的领导下,民生公司逐步成为推动重庆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1953年12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主席说:“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2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卢作孚的领导下,民生公司在航运业务的基础上扩展到了物流行业,为当地的制造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货物运输服务,据历史资料显示,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民生公司的轮船数量已达到74艘,总吨位超过4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运输企业。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物资流通效率,也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公司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引来更多的企业愿意在此落户和发展。他还鼓励和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帮助他们提高竞争力,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卢作孚立足当地,放眼国际,还吸引了不少外来投资,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活力的增强。他的这些努力不仅为重庆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使得这座城市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周总理在政务院讨论民生公司公私合营问题的一次扩大会议上,高度评价了卢作孚的一生,指出:卢作孚不仅对祖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作出了贡献。
1.3 积极投身教育文化事业
1920年,卢作孚在北碚创立了国立复旦中学分校(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他注重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曾多次出资赞助戏剧演出、书画展览等艺术活动,北碚还兴办图书馆和公共文化设施,卢作孚的行为激励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使得北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地方,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1980年,中共四川省委为他作了结论:“卢作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为人民作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2. 卢作孚的家国情怀及其当代启示
2.1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19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之中,卢作孚看到民族航运业的衰败和帝国主义国家轮船公司对长江航运的垄断,毅然创办民生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为宗旨,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他高举发展民族航运业大旗,从一条70吨的小火轮起家,逐步整合长江上游的中国航运公司,粉碎外国公司的“围剿”,为中国的航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卢作孚设法将民生公司在香港和海外的轮船成功驶回祖国内地,投身新中国建设。他率先提出“公私合营”,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大型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卢作孚的创新进取精神在今天尤为重要和宝贵。
2.2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兼善天下的社会责任
全面抗战爆发后,卢作孚指挥实施了宜昌大撤退,在短短40天内抢运完成了平时一年的运量,创造了战争史上的运输奇迹。在长达3年的铁血西迁中,民生公司共完成运输军民420多万人、货物100万吨,为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卢作孚不仅以其卓越的商业成就闻名,更以其始终秉持着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卢作孚都坚持认为成功不仅仅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价值。民生公司致引领企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卢作孚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爱国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实业报国,回馈社会。
2.3崇德践信的精神品质,扎根中国的文化自信
在一个激荡多变的近代,外部势力的侵扰和内部社会秩序的混乱,卢作孚始终坚守着一种坚定的文化信念——即中国本土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和独特价值,卢作孚在积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他表达了他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卢作孚尤其重视教育事业,他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培养下一代了解自己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他创办的各种学校中,不仅教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不忘弘扬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这种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自身文化的身份特征,并激发他们对祖国深厚情感的共鸣。
卢作孚还积极支持和赞助各种形式的地方文化活动,包括戏剧演出、音乐会以及各类展览等。既丰富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评价道:“卢作孚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因为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充分肯定了企业家群体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明确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等五点希望,为新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李菲.卢作孚“实业救国”经济思想研究.2016
[2]林芸.论卢作孚“运输救国”的政治思想.2018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重庆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 “新时代中华传统商文化课程在重庆商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0—GX—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