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研究
申超
广州市番禺区万翔学校 511483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提出了建立平等关系营造良好倾听氛围、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倾听心理倾向以及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倾听等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地阐述了这些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为教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倾听能力;培养研究
引言
倾听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它不仅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方式,还是他们构建数学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石。但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忽视了对教师讲解以及同伴发言的倾听。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深入分析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此来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1]。
一、建立平等关系,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学生在小学时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自尊心比较强,内心比较敏感。教师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自身权威,以命令式口吻授课,而不去认真倾听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他们自然也不会去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讲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姿态,以平等亲和的形象与学生互动,以此来营造良好倾听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仅会更愿意倾听教师的讲解,还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表内乘法”这章节时,可以先以轻松的聊天方式开场:“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乘法哦,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几个几相加的时候就可以用乘法快速算出总价。你们能想到哪些这样的例子吗?”然后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需要认真倾听,并不时地给予他们肯定的眼神和点头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学生分享完后,教师再顺势引出表内乘法的知识内容:“大家说得都很棒,那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表内乘法,这样以后我们去买东西就能算得又快又准啦。”教师在接下来讲解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也可以多鼓励学生提问或者提出自己的理解,比如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教师通过开展这样的互动,可以让课堂充满平等交流的气息。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会更专注于教师的讲解,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倾听与表达中来。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倾听心理
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2]。教师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这个特点,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和公式推导,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能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讲解,进而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他们的倾听心理倾向。
例如,教师在“长度单位”这章节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我们马上要举办一场校园运动会啦,体育老师让我们帮忙测量一下跑道的长度,还有跳远沙坑的长度。可是我们该怎么去测量呢?我们如果用小尺子好像不太方便,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哦。”教师通过利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教学,可以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然后教师可以拿出米尺、卷尺等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并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同学们,看!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通常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而这个卷尺呢,可以伸缩,能测量更长的东西,我们的跑道可能就需要用卷尺来测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悬念,比如“你们猜猜看,如果我们要测量教室的宽度,用米尺大概要量几次呢?”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迫切地想要倾听教师接下来的讲解内容,以便找到答案。教师通过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倾听自己的的知识讲解,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弱,他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尤其是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成型思路后,便急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自动地屏蔽掉了其他学生的发言。长此以来,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会变得狭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小组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小组互动交流中逐步地学会平衡思考与倾听的关系。
例如,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这章节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一道包含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题目。然后家搜狐要求小组内成员先各自思考计算的步骤和结果,然后依次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各小组间巡视,提醒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计算方法。比如小组中一位学生发言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倾听他的发言,并适时地提问:“你觉得他的方法哪里比较巧妙?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后续的课堂练习中,让学生互相检查作业、交流解题思路,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倾听的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通过实施建立平等关系营造良好倾听氛围、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倾听心理倾向以及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倾听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倾听的内在动力,使其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达秀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09):162.
[2]翁晓娜.让倾听绽放光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J].理科爱好者,2022,(0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