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研究

作者

柴亚梅

会宁县汉家岔镇王马山小学

在幼儿园班级中开展区角活动是有必要的,要在班级中充分利用班级中的桌椅、玩具为置于活动区内或靠近活动区的地方分组摆放,就地使用;整合全园资源,巧设全园性公共区角,在全园范围内包括操场、走廊、楼梯转角处、专用活动室等场所设置数个公共区角供不同年龄幼儿自主选择;开展混龄区角活动,混班区域活动形式能让幼儿有更多思考和创造的自由,主体性能够充分体现;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教师注重适度参与,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给孩子充分的权利,区角活动的规则要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投放区角活动材料时,教师要选择那些简单、可塑性强且在外形上较为小型的低结构的材料;在投放区角活动材料时,教师要根据所投放区域的学习目标设定投放材料,区角要有方便幼儿识别的引导性图示或操作暗示,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层面的熏陶,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和愿望。用“2461”模式加强对区角活动材料的管理,对区角活动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以及整理,加强对投放箱的管理,确保材料的规整性。“2461管理”中的“2”指支持幼儿园教育发展的两个物质支柱:环境与材料;“4”指分区、分柜、分层、分盒“4分管理”。其中,分区是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分区建设、分区管理,以营造自然、和谐的活动空间,保障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基本活动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分柜、分层、分盒是在分区管理之后对学习材料实施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它能有效保证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促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条理性。“6”指教育环境安全管理6要素:整理、整顿、清洁、清理、安全、素养,也称6s管理;“1”即全力服务全体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这个中心。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有层次性,按小、中、大班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投放不同结构的材料。大班以高结构材料为主,小班以低结构材料为主;材料种类要丰富,以语言区材料为例,既要投放诗歌类、故事类、科普类、品质养成类、游戏类图画书,还要投放排序讲述卡、动植物卡、看图讲述卡、拼图讲述卡,更要有点读图书、播放器、点读笔,还要有各样手绘、故事盒、笔、墨、纸及制作材料等和工具;材料投放要有趣味性,要建立在幼儿喜欢并持久的引发孩子的兴趣,激发幼儿专注力;材料投放要有可塑性并及时更新,投放的材料尽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可分类、可结合、可折叠、可涂画、可建构,尽可能具有一物多用的特征。

美工区。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役的可以自主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活动区域。美工区配备的典型材料:1.原材料,纸张类:如白纸、绘画纸、)卡纸、海绵纸、吹塑纸,瓦楞纸、皱纹纸、彩色蜡光纸、宣纸、旧报纸、塑料包装纸等。颜料、笔类:如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签字笔、毛笔、蜡笔、双头马克笔、铅笔、彩色铅笔等。2.辅助性材料,工具类如胶水、胶棒、胶带、双面胶、剪刀、花边剪刀、打孔器、订书机、打花器、刷子等。材料类如橡皮泥、纸盒、纸杯、毛线、绳子、丝带、豆子、扣子、棉签等。3.可以收集的材料:如吸管、光碟、果冻和小石头、塑料瓶、玻璃瓶、贝壳、果壳、印模、印章、简易版画等。

益智区。幼儿通过操作、玩要各种材料和益智玩具,学习数学,探索科学奥秘,启迪智慧的活动区域。益智区配备的典型材料:1.购置材料:如数概念类、如计算架、算盘、数字卡片,数字嵌板、数字触摸板,扑克牌,骰子,塑料棒、可供点数的小型物品(如雪花片、豆子、珠子)等。2.几何图形、形体类:如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七巧板、提示图、粗心高矮不同的圆柱体、皮筋构图等。3.排序、分类:如套碗、俄罗斯套娃、分类盒等。棋类:如跳棋、配对棋、接龙棋、飞行棋、五子棋、象棋等。收集、自制材料:钟表、时间类:如废旧钟表、可操作表盘、半成品表盘等。迷宫类:如动物迷宫、数字迷宫等。

科学区。科学区指在活动室的一角或阳台布置一个空间,投放相应的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活动区域。实验操作活动:在活动室的一角摆放幼儿实验操作的用具和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这是科学区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在活动室的一角摆放幼儿实验操作的用具和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这是科学区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1.半成品材料。探索类如磁铁、钥匙与锁、齿轮、放大镜、手电筒、电池、镜子、回形针、天平等。拆装类如电动玩具、电话、汽车模型、钟表、废旧物品(如小家电)等。实验操作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2.展示性材料:科普类如动植物标本、地图、所石、动植物图片等。辅助性材料测量工具:如直尺、软尺、三角板、升时器、量杯、绳子等。

科学区“自然角”,一般是在阳台或者向阳的窗户附近,种植植物或饲养小型动物,供幼儿进行观察或照料动植物的体验活动。自然观察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原材料:种植类如包括豆子、植物根茎等小型植物(如小蒜苗、小白菜等)。饲养类如包括鱼缸、小鱼、小乌龟等,根据季节和班级投放的如蝌蚪、蚯蚓、蚕等。2.辅助性材料:如工具类如放大镜、观察记录本、纸笔、小铲子、小喷壶等。

阅读区。阅读区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1.成品材料:图书类:如立体类图书、平面类图书(比如故事类、卡通类、识物类、常识类、益智类、交通类、迷宫类等)。图示类:如幼儿成长档案记录本、生活照片、生活标志卡片、游戏操作卡片等:其他的还有挂图、幼儿海报等。阅读区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自制材料如幼儿、教师或家长自制图书、自制画报、自制绘本等。辅助性材料:如点读机、电子图书、胶水、透明胶、曲别针、夹子、线绳等。

表演区。以故事为线索展开游戏,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在孩区域进行表演的活动。表演区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1.成品材料如服装类:包括各类演出服装、头饰、帽子、发卡、手绢、脸谱、面具等。2.乐器类:包括各种鼓、碰铃、沙锤。

演区活动配备的典型材料。3.辅助性材料:工具类如录音机、磁带、小镜子、儿童化妆品、指挥棒等。4.自制材料:队形图谱、打击乐节奏谱、幼儿自制的纸盒鼓、瓶装沙锤等。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方法要遵循安全性、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探究性、数量以及更新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不断调整区域活动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区角材料投放体现出层次性。材料投放考虑动态性,材料的提供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调整、补充材料。

课题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研究》,课题立项号BY[2023]G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