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

陈胜君

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 山东济南 271104

【摘要】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十分契合语文学科特点,也与新课标教学要求十分契合,能够进一步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从而真正打造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为此,本文也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意义及具体路径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有效达到读写共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写作;结合教学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新课标也提出了“1+X”这一全新阅读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出略读、精读、课外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有效促使学生在群文阅读实践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但是,纵观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却发现,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侧重点大多是集中于学生的读,忽视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缺少写的联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无法从全文阅读输入有效进入到输出,最终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运用能力提升。而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模式则能改进上述问题,所以笔者也就此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意义

(一)群文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更多相同类型、不同作者的思想及写作手法,有效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强化自身分析能力[1]。写作是学生输出,要想达到高效输出,需要先具备优质输入,而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则能够借由“1+X”群文阅读中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这样学生就能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学生阅读感悟的同时,有效助力于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从而为学生后续高质量写作打好基础。

(二)助推学生读写能力提升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较高的一个环节,不少学生都对语文写作兴致缺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借由多种类型的阅读文本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写作表达欲望自然能够在群文阅读中得到激活,此后再聚焦群文阅读主题、文本来为学生提供读写结合训练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提高自身读写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能力。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聚焦群文主题,提供写作训练机会

小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基础都较为薄弱,这促使其在写作过程中也缺少可用的素材,这也是小学生无法顺利从输入步入输出写作的主要原因。群文阅读虽然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全新教学理念,可是就其实践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过分关注群文阅读如何开展,忽略了读与写之间的紧密相关,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群文阅读文本的认知不仅浮于表面,也不利于学生在写作中内化及理解[2]。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即可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聚焦群文主题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训练机会,这不仅是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体现,还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对群文阅读主题及中心思想形成深刻认知,这样就能真正有效达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效果。以小学某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群文阅读主题就是“人物描写”,涉及到的阅读文本有《摔跤》、《他像一颗挺拔的树》、《两茎灯草》、《刷子李》等,分析这些阅读文本即可发现,他们都聚焦于同一主题,即“如何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此来作为读写结合点要求学生展开写作,这样学生就能将群文阅读过程中积累、习得的人物描写技巧有效应用于写作实践中,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有效强化学生对于群文阅读主题的理解,从而切实提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效果。

(二)基于群文阅读文本,深挖写作结合点由读入写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实践时,为了能够真正达到读写结合效果,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群文阅读文本来为学生深挖写作结合点,以此来达到一个由读入写的效果。群文阅读文本是一代多的阅读,阅读文本类型也十分多样,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小学生读写能力尚在发展阶段,鼓励引导学生仿写、改写群文阅读文本,这样不仅能够推进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还能有效助推学生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提升结合教学效果。以《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群文阅读为例,这些阅读文本都属于写景类的文本,其中有不少的好词好句好段,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好段作为读写结合点来引导学生仿写,这样学生就能在仿写临摹与模仿过程中掌握写景的句式或者是修辞手法,在由读入写中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及文章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群文阅读后,鼓励学生对原文内容进行改写,这属于文本内容的二次加工,需要学生深入把握文本情感及中心思想才能高质量改写,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效果。

(三)加强思维互动,助推学生读写转化

阅读体验是多样化的,不同学生个体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也能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3]。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思维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感悟及简洁,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思维互动中对群文阅读文本形成良好认知,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更好地助力于学生读写转化。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群文阅读为例,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即可群文阅读中心思想来让学生思考:“父母对于‘我’的成长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你们的父母是怎样对待你们的?父母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什么?面对父母的各种态度我们于鏊如何应对?”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引领下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悟及理解,而学生思维互动与表达的过程也是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过程,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写作欲望,此后再鼓励学生以父母之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这样就能切实深化学生对于群文阅读文本的理解。

(四)立足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抒写读后感

读后感可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主张让学生在完成群文阅读之后,以写作的方式抒发自己对于群文阅读文本、内容及思想的感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抒发的过程,也是深化学生群文阅读文本中心思想及传递情感把握的重要策略。为此,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推进时,教师还可以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结束之后抒写读后感,这不仅能够创新学生写作训练方式,还能强化学生群文阅读主题及中心思想把握。以《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木兰替父从军》、《田螺姑娘》等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即可要求学生从文化传播视角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这能让学生在读后感书写中锻炼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及荣誉感,从而切实优化读写结合教学[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推进,不仅是读写结合的教学体现,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读写能力提升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为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再创新阅读方式的基础上,以群文阅读为切入点来为学生寻找读写融合点,这样学生就能在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实践中强化自身阅读及写作能力,以此来达到一个读写相互促进的效果,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玉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4):32-34.

[2] 侯旭. 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23(8):70-72.

[3]胡欢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策略探讨[J].炫动漫, 2023(7):0013-0015.

[4]张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