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作者

格桑普赤

西藏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省市: 西藏自治区 邮编: 852100

摘要:牛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类由多种病原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对牛群的健康、生产性能构成严重威胁。经过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包含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按期疫苗接种以及按时隔离治疗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维护牛群健康,提升养殖效益,促使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措施

引言

在奶牛与肉牛养殖领域内,牛呼吸系统疾病堪称最具破坏力的疾病类别之一。伴随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养环境日益密集,牛群迁移活动增多,使得牛面临更高的病原菌暴露风险。这类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牛生理健康与生产能力,同时也给广大养殖户形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鉴于这一严峻形势,深入探究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并据此实行有效的防控策略,显得尤为急切与重要。

1牛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首先,病因。细菌诸如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会迅速增殖,利用呼吸道作为入侵路径,到牛体内导致感染。病毒类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虽对高温敏感,但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持活力,通过飞沫接触、空气传播、精液传播及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在牛群中蔓延。支原体,特别是牛支原体,是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分布广泛且能引发轻重不一的急、慢性呼吸道症状。另外,环境因素如高温、严寒、气候突变、环境潮湿拥挤、通风状况不佳、营养不足以及寄生虫侵扰,均可削减牛群的免疫力,为病原菌提供侵入肺部并引发疾病的机会。其次,症状。牛呼吸系统疾病常呈现的症状涵盖体温升高、咳嗽频发、鼻涕流出、呼吸加速与困难、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下降等。对于牛肺炎,肉牛体温可长时间保持在40℃以上,伴有流涕、咳嗽,呼吸变得急促,脉搏也随之增速。牛结核病初期一般症状隐蔽,但随着病情发展,病牛会逐渐消瘦、精神不振、咳嗽增多,毛发失去光泽,食欲明显减退。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则会导致牛高烧不退,咳嗽剧烈,呼吸受到严重阻挡,病情恶化时甚至可能致命[1]。

2诊断

第一,临床检查。呼吸运动检查,记录并评估牛的呼吸频率,与健康牛的呼吸数实行对比。观察牛的呼吸模式,区分其为胸腹式呼吸、单纯的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可能提示存在瘤胃膨胀、创伤性网胃炎等病理情况;腹式呼吸则可能与胸膜炎、肋骨骨折等问题有关。同时,需评估牛呼吸是否费力,注意呼吸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实行鼻液检查,首先要观察鼻液的量。很多鼻液的涌现往往意味着呼吸系统有急性炎症或特定传染病,而少量鼻液的出现则可能表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某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着,分析鼻液的性状相当重要,像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腐败性或含血液,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及其发展阶段。此外,观察鼻液是单侧流出还是双侧流出,能为判断病变的具体位置提供线索。最后,检查鼻液中是否混杂有饲料碎渣、唾液或带有酸臭味的呕吐物,这些额外的信息有助于继续精确诊断病因。

第二,胸部检查。胸部触诊时,检查人员立于病牛一侧,一手置于牛背作为支撑,另一手手指并拢伸直,垂直按压于肋间部位。当牛患有胸膜炎、肋骨骨折等疾病时,对胸部的触压会体现出敏感反应。胸部叩诊则使用槌板叩诊法,由上到下、由前往后按顺序敲击肋间,注意查看肺脏叩诊区的范围变化及叩诊音的转换,从而评估肺部是否存在病变。胸部听诊可选用直接听诊、间接听诊法,健康牛在肺部区域能听到类似“夫夫”声的肺泡呼吸音。在病理状态下,胸部听诊音会发生改变,如肺泡呼吸音增强多见于热性病、贫血,而减弱或消失则可能指示肺炎、肺气肿或胸膜炎等疾病。啰音是随呼吸产生的额外声音,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前者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结核,后者则多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等[2]。

第三,实验室诊断。在牛疾病初期,需及时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病料以供检查。随后实行镜检,步骤包括将新鲜病料涂布于载玻片上制备涂片,做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与数量。接着实行分离培养,将采集的病料接种至培养基上,通过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状况并做鉴别。此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像PCR等,能提供快速且准确的病原体检测手段。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超声波检查等,可以直观显示肺部结构及病变细节。对于因病死亡的牛,做剖检是必要的,通过观察肺部及其他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有助于持续明确诊断。

3牛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3.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牛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依据病原体种类的差异,可以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实施治疗。针对细菌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像牛肺炎、牛巴氏杆菌病等,抗生素被用于杀菌治疗,常用抗生素涵盖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等。选用抗生素时,需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并严格遵循治疗周期、剂量规范,以规避滥用及耐药性问题。对于病毒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像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等,则应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含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传播,从而减轻病情和促使康复。对于由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实行治疗。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杀灭、抑制真菌的生长,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3]。

例如,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由于本病是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并对牛场全部实行彻底消毒。咳喘太保针适用于成年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展现出卓越疗效。对于犊牛,呼克太保通过灌服方式治疗牛肺疫,其纯中药配方效果明显。清温太保则可添加至所有牛的饮水中,发挥抗病毒作用,增强牛的免疫力。此外,强化牛舍通风,保障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与污染物浓度至关重要。维持环境干燥,避免潮湿积水,能有效减少病原体的滋生、传播。

3.2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在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病牛的体质与免疫力,加速康复过程。确保病牛获得全面且充足的营养支持,包含高质量蛋白质、必需的矿物质与维生素,是增强免疫力、抵抗力的关键。针对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病牛,迅速补充液体与电解质至关重要,以维系其正常的生理机能。依据病牛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咳嗽剧烈者给予止咳药物,呼吸困难者则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或实行氧气疗法等。例如,在治疗牛肺炎时,除了药物干预外,还需为病牛提供充分的营养补给,像使用多维太保,以补充能量与养分,增速病牛体力恢复,并增强其抗病能力。同时,对于存在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病牛,急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按时补充所需液体与电解质,是不可缺少的治疗环节。

3.3改善饲养环境

改善饲养环境是治疗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办法之一,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机会,促使病牛的康复。确保牛舍内空气自由流通,减少湿度与污染物含量,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维持牛舍干燥状态,避免潮湿、积水环境,因为潮湿条件易于细菌、病毒繁殖,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按期对牛舍及其用具实施消毒,能有效杀灭、抑制病原体的滋生与传播,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同时,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过度拥挤容易导致病原体在牛群中的传播、感染。

结语

综上所述,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准确诊断,需综合考量临床检查、胸部检查、实验室检测及其他诊断手段的结果。通过深入细致的检查与评估,可以精确判定疾病的类型及其发展阶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确定坚固基础。

参考文献:

[1]焦雪玲.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4(08):126-128.

[2]于海波,于树涛.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24,45(03):52-54.

[3]马映红,张玉秀,张多春,等.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