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王锡焱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镇第一中小学 624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至关重要。学生个体差异在数学学习中的多种表现,包括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和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强调关注个体差异能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的主要方法,如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计划、多样化教学方法与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这些举措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推动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知识基础等多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一)学习能力差异
有些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能很快掌握运算顺序和规则。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例来理解,可能会在简单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出现理解偏差。部分学生计算速度快且准确率高,在进行多位数乘法或除法运算时,能够快速得出正确结果。相反,一些学生计算速度慢,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如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中常常忘记进位或退位。
(二)学习风格差异
视觉型学习这类学生对图形、图表等视觉信息比较敏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他们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能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听觉型学习他们更擅长通过听讲来获取知识。在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听老师讲解比自己阅读教材理解得更快、更深刻。动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他们通过亲手制作模型,能更好地理解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等概念。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采用更多的图形演示教学,对于动觉型学习者安排更多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方法
(一)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如A层为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B层为学习能力和基础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为学习能力较弱、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层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给学生贴上负面标签。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A层学生的目标可以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如小数乘法在购物折扣中的应用;B层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C层学生的目标是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对于A层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如让他们探究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对于B层学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练习;对于C层学生,则采用更直观、更简单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的实物演示来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分析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有的学生希望提高计算速度,有的学生想要加强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学生的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如对于想要提高计算速度的学生,可以安排每天一定量的计算专项练习,包括口算、笔算等,并逐步提高计算的难度和速度要求;对于想要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立体几何的拼图游戏、观看立体图形的动画演示等学习活动。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使用实物钟表,让学生亲手拨动指针,直观地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探究式教学法适合学习能力较强、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拼三角形的三个角、用量角器测量等探究活动,自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适合那些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学生。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可以采用乘法口诀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乘法口诀。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除了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时,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是否合理,以及在解题过程中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新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予肯定;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层教学、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每个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廖清梅.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3):95-97.
[2]陈志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讨[J].教育界,2021,(43):52-54.
[3]李秀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