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专用保洁车辆经济运行策略研究
李冲 徐凤果
身份证号 370323198801142211 身份证号 370323198110210035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保洁需求持续攀升,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的作用愈发关键。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存在保洁车辆运行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的问题,如车辆调度不合理导致空驶率达 30% 以上,维护不及时使维修费用增加等。这些问题不仅加重了市政财政负担,也影响了道路保洁质量。因此,研究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经济运行方案,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保洁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经济运行的因素
(一)车辆本身性能
不同型号的保洁车辆在能耗和故障率上差异明显,直接左右着运行成本。有的大型洒水车能耗较高,而同类型号中另有一款更为节能,长期使用下来,节能型号能显著减少燃油方面的支出。同时,性能较差的车辆更容易出现故障,比如老旧清扫车故障频发,频繁的维修会累积成一笔不小的费用,对运行成本影响显著。
(二)燃油价格波动
燃油是保洁车辆运行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价格波动对运行成本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市场供需等多重因素作用,燃油价格时常出现波动。当燃油价格上涨时,市政部门在燃油方面的支出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在保洁车辆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成本上升的感受更为突出,直接加重了运行的经济压力。
(三)调度管理情况
调度不合理会导致车辆空驶现象频发,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调度系统,车辆调度多依赖经验,常常出现重复作业或漏作业的情况,空驶带来的资源损耗不容忽视。同时,维护保养不到位会缩短车辆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若未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车辆的关键部件容易因磨损而出现问题,导致故障频发,比如清扫车若未及时更换滤芯,可能引发发动机过早损坏,进而产生高额的维修或更换费用,大幅推高运行成本。
二、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经济运行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选型:适配需求的基础保障
车辆选型需建立在对道路特征与保洁任务的精准研判之上。对于宽度 3-5 米、两侧建筑密集的狭窄小巷道,应选用车身宽度 1.5-2 米的小型清扫车。这类车辆转弯半径小(通常不超过 5 米),可灵活穿梭于复杂巷弄,避免大型车辆因通行受限导致的 “出工不出力” 现象。例如,某老城区采用小型电动清扫车后,小巷覆盖率从原来的 65% 提升至 98% ,单巷清扫时间缩短 40% 。针对日均车流量超 5000 辆、路面宽度 10 米以上的主干道,需配置大型高效保洁车辆。此类车型清扫宽度可达 3-5 米,每小时作业面积达 8000-10000 平方米,配合高压冲洗装置,能同步完成清扫、洒水、降尘多重任务。某新区主干道采用大型联合保洁车后,单日作业效率提升 3 倍,人力成本降低 60% 。节能环保型车辆的选用是长期降本的关键。以新能源清扫车为例,虽然购置成本比传统燃油车高 10%-15% ,但每公里能耗成本仅为燃油车的 1/3,且保养周期延长至 5000 公里(传统车型为 3000 公里)。某城市试点 20 辆电动保洁车,运行两年后,累计节省燃油及维护费用超 80 万元,预计 5 年可收回成本差额。
(二)优化调度:智能系统驱动效能提升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 “数据采集 - 算法分析 - 动态调整” 的闭环管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系统整合车载 GPS、道路监控、气象预警等多源数据,构建实时路况图谱。例如,当监测到某路段因暴雨导致泥沙堆积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应急调度,就近调配带高压冲洗功能的保洁车,并规划避开早高峰的作业路线。基于历史数据的精细化调度有效降低空驶率。通过分析近 6 个月的作业记录,可识别出保洁高峰区域与时段:商业区道路在每日 10-16 点人流量大,需增加巡回清扫频次;工业区道路则在夜间 22 点后集中产生工业废料,适合安排集中清扫。某城市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后,通过错峰作业和路线优化,使车辆空驶率从 28% 降至 13% ,年均减少无效里程 1.2 万公里,节省燃油成本 26 万元,加上车辆损耗减少等因素,总节约成本达 30 万元。动态任务分配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系统将城区划分为 12 个网格单元,每个单元配置 3-5辆不同类型的保洁车,形成 “15 分钟应急圈”。当接到市民投诉或巡检发现的突发污染事件时,系统能在 30 秒内指派最近的车辆前往处理,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 47 分钟缩短至 12 分钟。
(三)加强维护: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
建立 “预防为主、分级维护” 的保养体系可显著降低故障率。按照车辆使用手册,制定三级维护计划:日常维护(每日出车前)检查轮胎气压、制动液液位等 12 项基础指标;一级维护(每 500 公里)更换空气滤芯、检查传动皮带松紧度;二级维护(每 3000 公里)进行发动机系统全面检测、变速箱油更换等深度保养。某单位实施该体系后,将发动机大修周期从 8 万公里延长至 12 万公里。关键部件专项监测减少突发故障。对液压系统、清扫装置等易损耗部件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温度等参数。当数据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预警。例如,某清扫车的滚刷磨损传感器提前 7 天预警,避免了因滚刷断裂导致的道路划伤事故,单此一项减少维修及赔偿费用约 5 万元。通过此类措施,该单位车辆故障率下降 20% ,年度维修费用从 75 万元降至 60 万元。驾驶员技能培训强化维护意识。开展 “一月一训” 课程,内容涵盖车辆构造原理、常见故障排查、节能驾驶技巧等。
三、案例分析
以某市为例,该市原有 20 辆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存在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2023 年,该市实施了上述经济运行优化方案。在车辆选型方面,淘汰了 5 辆老旧高能耗车辆,新增了 5 辆节能环保型清扫车;在调度管理方面,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在维护保养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实施一年后,该市保洁车辆的运行成本显著降低。燃油费用较上年减少了 18% ,维修费用减少了 22% ,总运行成本降低了 20% 。同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道路清扫覆盖率从原来的 90% 提高到 98% ,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市政专用道路保洁车辆经济运行方案的研究,明确了影响车辆运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案例分析表明,实施这些策略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对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开展针对不同地区的专项研究,使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市政道路保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曾晶 . 浅析城市快速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探讨 [J]. 智能城市 ,2016,2(09):13-14.
[2] 吴新芳 , 何子燚 . 大型多功能道路清扫车总体设计分析 [J].专用汽车 ,2014(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