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赵凯妮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嘉峰小学 048205

摘要: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它倡导以整体性、连贯性的大单元为框架,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实践。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促进了课堂的开放化、动态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精准化教学。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精准的语文课堂提供了重要路径,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引领下,让学生独自处理真实的、挑战性项目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相应成果,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项目式学习着重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们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各项任务。这种方法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深度、自觉性和持久性。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围绕具体项目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他们针对具体的任务和问题,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和思路,这种积极的课堂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更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生动而活跃。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探讨和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了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二)精准性原则

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精心策划项目任务,确保课堂活动的可行性高、与学生实际紧密贴合,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多学科思维,通过多元化的方法解析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更为精确、有效的表达和交流,不仅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精准地培育并提升了他们的关键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精准设计任务和多元分析,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能,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三)系统性原则

在大单元视域下实施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时,教师需具备系统性的思维,致力于跨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构建,通过综合性项目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应紧扣单元主题,将项目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的核心框架,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教师应巧妙运用情境化和活动化的教学手段,将语文知识深植于课堂及课外的学习环境中,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语文与现实生活、学生个人体验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组织,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深挖教材,明确目标

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核心环节在于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内容,提炼出教材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要点,合理设定教学整体目标。为此,教师需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既要理解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表层联系,又要揭示知识点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关联,从而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编写者的编排意图进行有机转化,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知、可执行的教学目标。如此,才能引领和帮助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人文主题与语言要素的双线主题进行解读,以凸显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的相互促进。一方面,通过人文主题的挖掘阐述,可以增进寓言故事与日常生活的连接性,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时着重把握生活化这一原则要点。另一方面,通过语文要素的维度指向,可以细分为语义理解和写作训练两个核心指标,要求教师在学习目标设定上进行精准聚焦。对此,教师可以围绕文本内容设定如下学习目标:第一,通过单元学习,全面把握寓言与生活的逻辑关系,以及寓言写作的基本特点、分析方法和技巧;第二,结合寓言这一文体特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悟出一些人生道理。当然,学习目标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结合文本内容、学生实际进行动态生成,保证任务目标的贴合性、适用性。

(二)创设情境,前移转化

在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当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或完成了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都应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及其实际生活经验,巧妙地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这一做法旨在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可以说,情境创设是通向既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桥梁,它不仅能够助力学生高效地完成各个子项目任务,还能够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转化,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人物描写技巧的教学为例,当相关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构思这样一个生动的情境:“假如你此刻化身成为一名资深的记者,有幸采访到一位你内心深处极为敬仰的名人。面对这样一位独具魅力的受访者,你将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仅仅通过阅读你的文字,就能深刻感受到这位名人的非凡气质与独特个性呢?”通过这样一个贴近生活、充满挑战的情境设定,学生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课堂上学到的描写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在实践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的热情与创造力。

(三)搭建支架,实践延展

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为学生精心搭建学习支架,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能得到充分的支持与引导。这些支架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详尽的方法指导以及宝贵的合作机会等。同时,教师还需高度重视实践延展的重要性,通过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以寓言故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各个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来深入体会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引导他们编写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结语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它致力于构建开放、动态、高效、精准的语文课堂,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路爱好.浅谈大概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J].汉字文化,2022(03):121-122.

[2]卜春富“.少教多学”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