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共同体思想探究
杨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阳(1993-)男,重庆綦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地位给予了全面的肯定,凸显了文化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文化理论。习近平关于文化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华思想的理论宝库。本文主要从文化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方向阐述新时代文化共同体思想,以突出思想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战略性地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世界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多次在会议中提到要注重发挥文化在各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思想文化建设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突出作用。可以从两个方向来阐释文化共同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一是文化共同体对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用新时代话语与方针策略应对新时代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二是文化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的接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再次明确表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我国不仅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更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序推进,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和关键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因素构成文化共同体发挥的作用在发展形势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必将完成日益复杂的文化发展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3]习近平在第五次中央民族会议中明确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的重要地位,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民族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与归属感统一起来,才能确保民族工作以至于其他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 促进合作共赢,共筑和谐世界
关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论述中提及,“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7]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共同体,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可以消除因历史传统和社会制度带来的误会与隔阂,促进多方合作共赢,共筑和谐世界。
“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8]各国深化合作的前提是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需要挖掘文化的共通性,成为合作共赢的可能。建立文化共同体,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说到底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取得更高的发展成就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文化包容原则,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与文化价值平等原则。文化共同体不仅仅是文化的相似性建立的集合体特征,更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建立起的集合体,以世界文明传承与发展为价值目标,以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作为工作原则,以维护共同利益为最终价值取向,以文化为起点建立的命运共同体与其说是文化共同体,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信念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是中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首要一步,也只有以利益共同体为基础,深化文化共同体建设,找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似处与共同的理想信念,合作共赢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三、 尊重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
世界的高速发展给予全球合作的无限可能,同时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在时代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怎么保持文化独有的特色,怎么使中华文化长久坚定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不走文化趋同之路或是文化因循守旧之路,是中华民族在现时代给予的肯定答案。关于构建文化共同体不仅是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发展,对于民族内文化发展走向的回答,更是对国际上对中华文化充满敌意的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我们的文化是和谐的,尊重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先进文化,为世界文化繁荣贡献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四、结语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更加深入,力图做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的积极参与者、制定者、贡献者,致使发生这一划时代的变革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对中华的文化更加自信,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开始显现。当今国际形势严峻,世界经济状况持续低迷、全球一体化进程受阻、国家间的矛盾放大使人们对未来社会充满了未知与恐惧,中国审时度势、以敏锐的洞察力量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命题,以坚定的自信和决心维护国际秩序,加快构建文化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2版).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02版).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外文出版社,202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外文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