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

徐明闯

泗洪育才北辰学校 223900

引言: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学习阶段中,教师、学生、家长,任何一个主体,都以考试成绩为中心,践行“唯分数论”,只在乎学生的纸质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大家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一纸分数,真正的教育必须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游戏教学法用于体育教学课堂中,最终目的就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从行动上将各类方针政策落实,让游戏教学法发挥到其最大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小学体育课堂现状,实现教学改革。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生观念陈旧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虽然教师逐渐在转变教育思想,开始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对于体育课的教学观念还是较为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对开展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实践性、兴趣性以及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性缺乏一定的重视,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我国体育事业将得不到任何实质性发展。

1.2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体育课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是玩,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间里很多学生都没有自己的规划,不知道该做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授一些体育技巧,也很少将游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教师为学生讲解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热身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简单为学生讲解一些某项运动方面的技巧等,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逐渐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是部分体育教师一贯的教学作风,这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体育有关的活动都漠不关心,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的。

1.3 教师素质培养能力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建设领域,教师对于学生是起引导作用的存在,教育要想向前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第一步。部分体育教师从思想上不重视体育课,对于学生的要求放得很低,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懒惰,最后甚至不再想参加体育运动。久而久之,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就更加难以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让自身爱上运动。

1.4 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设施对于开展体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部分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等问题,缺少很多应有的体育教学设施设备,这让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减淡。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学生活泼好动,整天在教室里教学会让他们感到闷,体育课选取一个室外的环境,有利于帮助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对学生带有一股吸引力。研究表明,小学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高于其他小学教学科目,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一点,通过游戏教学法,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复杂,体育锻炼强度也符合小学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也就是说,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同学们进行游戏。游戏教学法也可以与教师的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够得到放松,又能够学习到体育知识。

2.2 合理安排游戏,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其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促进学生骨骼发育,健康成长。但是,锻炼强度必须严格把控,让学生能够从锻炼中受益。体育锻炼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与其他课程一样,体育教学仍然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放松,也能够与理论结合,让学生对于相对枯燥的体育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2.3 创新体育课堂互动模式

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大多是在教师讲解完课堂内容和训练项目的相关事项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在一旁监督指导。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往往也是让学生进行游戏,自己充当裁判。但课堂互动也可以进行创新,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当朋友,与大家一起玩游戏,进一步进行师生互动。

结束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多的国民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教育改革减轻了许多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让国民对体育课程的观念逐渐改变。但一次变革终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让我国体育发展壮大,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庄绪华 , 葛长春 . 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J]. 当代体育科技 , 2015(3):2.

[2] 李强 .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读写算(教研版),2014, 000(016):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