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研究

作者

阿旺伦珠

西藏昌都市畜牧总站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 854000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农民自发组织的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政府推动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以满足自身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由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主分配。政府推动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政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组织推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旨在改善农民的经营环境、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经营水平。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收入增加;贡献研究

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性

1.1提供农业生产要素: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实现了规模化采购和资源共享,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1.2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村旅游等产业,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1.3降低农民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农业保险、风险共担等机制,减少了农民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风险,保障了农民的收入稳定。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模式

2.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注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注册是组织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参与。根据法律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低成员数应为15人。

(2)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明确的业务范围和经营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应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例如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合作等。

(3)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明确的组织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章程应包括成员权益保障、决策程序、利益分配等内容,以确保合作社的顺利运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程序相对简化,可以通过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注册完成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获得法人资格,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2成员资格要求

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需要满足一定的资格要求。根据法律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农民身份:成员必须是农民,即依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2)自愿参加:成员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是自愿的,不能强制加入。

(3)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条件:成员应具备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例如农田、农机具等。

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和福利,例如技术指导、资源共享、产品销售等。

2.3组织结构和与传统农民合作社的区别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中的关键部分。通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大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组成。大会通常每年召开一次,负责决策重大事项,例如选举理事会成员、制定规章制度等。

(2)理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负责组织日常管理和运营。理事会通常由社长、副社长等职位组成,负责具体业务的决策和执行。

(3)监事会:由合作社成员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活动,维护成员权益。

相比传统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传统农民合作社通常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村民共同经营农田和资源,决策过程相对简单。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结构上更加注重民主决策和专业化经营,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

3.1生产经营模式

多样化经营模式是指合作社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经营活动来提高农民收入。合作社可以根据农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旅结合、农产品电商等经营活动,增加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例如,某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开展传统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还开设了农家乐、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多样化经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特色经营模式是指合作社通过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民收入。合作社可以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和农产品品种特点,培育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销售价格。例如,某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挖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土豆、苹果等,培育出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建立品牌和开拓市场,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2市场营销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营销模式是指合作社将农产品推向市场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市场营销模式包括直销模式、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和电商模式。

直销模式是指合作社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企事业单位,省去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入。合作社可以通过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农民市场等方式,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例如,某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设直销店,直接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供了消费者购买优质农产品的渠道。

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是指合作社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社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供应,提高农民收入。合作社可以与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稳定农民收入。例如,某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4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

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政策支持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政策支持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农业生产、拓宽经营渠道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保障,降低了农民创业的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政策支持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落地不彻底、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另一方面,政策支持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融资难、土地流转不畅、税收负担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政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政策支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政策环境、经济支持和服务保障。政策支持的实施,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然而,政策支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结束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组织管理、资金筹措和市场营销等问题。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培训,提供财政支持和金融扶持,加强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天水市汇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优势产业增加农户收入——天水市汇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2015,66-66

[2]鲁仁.增强服务带动增加农民收入——记潍坊市寒亭区俊清蔬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春青.201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