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自动化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卢嫚 李丽敏 刘钟燕

西安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教师和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其是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提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以促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并推动工程教育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能力

1、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指专业性认证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的职业协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1]。根据许多发达国家工程经验得知,工程教育认证的完善可改进并不断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认证标准的7项通用标准是学时、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2-3]。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工程背景必将影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的主体就是工程实践。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高校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自动化是工科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专业,培养该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4]。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才能够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信息。作为教育一线的工程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指导学时研究和教学。在师资队伍认证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并且工程背景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2、工程认证背景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直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1.1专业教师课程队伍“青黄不接”

我校自动化专业一共有36名教师,其中40岁以下的有22名,青年教师占据主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造成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创新和科研能力较强,团队充满活力,科研学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但老、中、青教师结构分布不均,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上还比较欠缺,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即将面临退休,久而久之,专业课程队伍必然会出现“青黄不接”[5]。

1.2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自动化专业青年教师学历普遍为博士学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这些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工程实践培训,缺乏现场工程经历和工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欠缺,课堂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者,自动化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实践教学中,青年教师本身动手能力差,在解决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6]。

1.3工程意识淡薄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较看重的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校自身对教师的考核常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因此青年教师往往为了自身发展和职位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重学术,轻实践”的主观倾向。有的学校不重视学生实验和实习指导,认为理论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工作都是“辅助性”,可有可无,并不会给与较高的关注,更不会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践锻炼,工程意识淡薄[7]。

3、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8],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是该专业的重要特征。这一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动化专业包括多门专业课程,很多课程的知识内容既包括大量的理论知识,例如,《PLC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技术》等为自动化的专业核心课,工程实践的知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1)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专业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于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9]。自动化专业组织过多种竞赛,例如:机器人大赛、西门子杯、蓝桥杯、大学生电子竞赛等,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该竞赛除了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之外,它对指导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能够促进教师更加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科研能力,锻炼教师组织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存在弊端,从而有利于教师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教学改革。

(2)主持和参加科技项目

教师应该积极主持和参加各类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这是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院对专业教师每年进行科研考核,只有通过科研项目的锻炼,教师才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及时掌握本专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教师讲课比赛

青年教师积极踊跃参加讲课比赛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效途径之一。学院每年会举办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每位教师在准备比赛过程中,都会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提升,这样就能够使教师及时的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改进和完善,并且通过参加讲课比赛,能够加强自己和其他教师直接的教学交流,能够取长补短。

(4)进入实验室和企业实践

在教师职称评审的要求中,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去企业实践锻炼,新进教师进入实验室一年,专业教师可利用一切便利条件进入各个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掌握并精通各种实验教学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积极、主动、灵活的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工作,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将自动化专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良好结合。

(5)实行导师制

老教师在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普遍强于青年教师,因此青年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听取同行的意见,尤其年轻教师应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应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对青年教师的工程教学、工程实践技能培养途径、工程科学研究方法、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传授相关经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形成教师的“传帮带”模式,老教师在与青年教师接触中可以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共同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学院推行“导师制”,新进教师由年龄较大的老教授指导,老教师在如何代课和申请项目等方面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

4、结束语

本文根据自动化专业特点,结合自动化专业“工程认证”要求,对自动化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分析,对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途径进行探讨。青年教师作为工程认证中自动化专业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与工程认证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密不可分。高校应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企业科技的要求,将产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参加竞赛、进入实验室或者企业进行锻炼、导师制等方面来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为国家培养一批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贵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297): 45.

[2]叶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 2016(15): 153.

[3]李栋.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师资队伍建设, 2018: 113.

[4]卢嫚(1988—),女,汉族,陕西商洛,硕士,工程师,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48,研究方向:智能化检测技术。

基金项目: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成果转移与推广计划资助项目(No.2020CGXNG-009) 西安工程大学2022年本科课程思政师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