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GIS”技术的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究
胡彬彬
芜湖市恒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本文探讨“BIM+GIS”技术在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应用和优势,通过介绍“BIM+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性、空间定位与地理关联、数据标准化和标识、综合分析和可视化等要素,阐述该技术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建筑垃圾全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平台的设计和工作机制,提出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路径,包括数据整合与建模、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可视化和报告等步骤,旨在强调该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垃圾管理提供了更全面、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建设和资源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垃圾;BIM+GIS;信息管理平台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规模的扩大,建筑垃圾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给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精准管控建筑垃圾,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背景下,“BIM+GIS”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建筑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精准管控。BIM技术可以用于创建、管理和可视化建筑项目的三维模型,包括建筑物的属性和结构信息。而GIS技术则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处理地理信息。将这两种技术集成起来,可以实现更全面、直观和可靠的建筑垃圾管理。本文旨在探究“BIM+GIS”技术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集成优势以及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工作机制,阐明这一技术在建筑垃圾管理领域的潜力和重要性,为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建筑垃圾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BIM+GIS”与建筑垃圾
1.1“BIM+GIS”技术概述
"BIM+GIS"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BIM是一种数字化建模技术,用于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创建、管理和可视化三维模型,包括建筑物的几何形状、结构和属性信息。而GIS则是一种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和处理地理空间信息。"BIM+GIS"技术的集成将建筑项目的三维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实现更全面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这种集成使得用户能够在项目的地理背景下查看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同时也能够在BIM模型中嵌入地理数据,实现更精确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因此,"BIM+GIS"技术的结合为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集成和可视化工具,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效率。
1.2“BIM+GIS”技术的基本原理
(1)数据整合和互操作性
数据整合和互操作性是确保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协同工作的关键要素。数据整合指的是将来自不同来源和不同格式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以创建一个统一的数据集,包括建筑属性、地理坐标、地形数据等各种信息。互操作性则是确保这些数据能够相互关联、交换和使用,无论是在BIM系统中查看地理信息,还是在GIS中访问建筑属性信息,都可以实现无缝的数据交互。这两个概念的结合使得项目团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规划和管理。数据整合和互操作性的实现是"BIM+GIS"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为项目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工具,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可行性。
(2)空间定位与地理关联
BIM中的建筑模型可以与地理坐标系统相结合,以确保建筑物的精确定位。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以准确的地理坐标在地图上显示建筑物的位置和属性信息。通过实现空间定位与地理关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建筑物的地理空间分布,以及它们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这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和规划者更好地理解项目的地理背景,支持地理位置相关的分析、规划和决策,从而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数据标准化和标识
数据标准化涉及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统一为共同的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这包括数据的命名规范、单位标准、数据类型等方面的标准化。数据标识则是为数据元素分配唯一的标识符或代码,以便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准确的匹配和关联。这些标识符可以是数字、字母或组合,用于标识特定的建筑元素或地理要素。通过数据标准化和标识的实施,我们能够确保BIM和GIS数据能够有效地交换、整合和查询,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综合分析和可视化
综合分析涉及使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以深入研究项目的各个方面,例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规划需求等。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现状和潜在问题,从而支持更明智的决策。同时,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地图、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以帮助用户更容易理解复杂的信息。通过可视化工具,用户可以以交互的方式探索数据,观察模式和趋势,并进行直观的决策。
1.3“BIM+GIS”技术的集成与优势
"BIM+GIS"技术的集成为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首先,这种集成使得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模型与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建筑物的精确定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精确展示建筑物的位置和属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地理空间中的关系,有助于规划和管理。其次,"BIM+GIS"技术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使用户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查看和分析建筑项目的信息。通过地图、图表和三维模型等可视化手段,决策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同时,这种集成还增强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BIM和GIS数据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因此,"BIM+GIS"技术的集成优势在于提供更全面、直观和可靠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具,有助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有效管理和决策。这种集成方式为项目带来了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1.4“BIM+GIS”推动建筑垃圾精准管控
"BIM+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建筑垃圾的精准管控,为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更全面、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测工具。通过整合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项目团队能够实时跟踪建筑垃圾的生成、分类和处理过程。这种精准管控使得垃圾管理更高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和风险。项目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垃圾的来源和去向,优化垃圾运输路线,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利用率。因此,"BIM+GIS"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垃圾的精准管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了可持续建设和资源管理的实现。
2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2.1“BIM+GIS”技术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应用
"BIM+GIS"技术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方法,它结合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更有效地管理建筑垃圾的全生命周期。
第一,BIM通过记录建筑物的所有元素和材料的信息,包括其数量和类型,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源。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建筑垃圾的产生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GIS将建筑工地的地理位置信息与垃圾生成数据关联,使垃圾的来源和去向更容易追踪,以便更好地管理垃圾。第二,BIM可以用于建立与建筑项目相关的数据模型,以预测垃圾的生成量。这有助于项目管理团队提前做好垃圾处理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垃圾积压和处理成本。第三,GIS可以用于优化垃圾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通过考虑交通、距离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位置等因素,可以选择最佳的垃圾运输路径。第四,BIM和GIS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确定最适合的垃圾处理设施。这有助于确保垃圾得到适当的处理,提高可持续性,并减少对堆填地的依赖。第五,通过整合BIM和GIS,可以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确定垃圾管理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这有助于制定更环保的垃圾处理策略,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2.2建筑垃圾全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平台的搭建
建筑垃圾全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平台的搭建是"BIM+GIS"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这一平台整合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允许项目团队在建筑垃圾管理中实时监测、记录和智能管控整个垃圾生命周期。平台的搭建首先包括在建筑阶段的数据录入,通过BIM可以记录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垃圾产生量,同时结合GIS的地理定位功能,确定垃圾产生地点。而在垃圾运输和处理阶段,平台可以追踪垃圾的运输路线、处理设施,实时监测垃圾的处理状态,确保垃圾得到合理的处理。平台的智能管控功能包括预测垃圾产生趋势,优化运输路线,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以及自动化的报告和警示系统。
2.3 建筑垃圾全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平台的工作机制
建筑垃圾全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管控平台的工作机制基于"BIM+GIS"技术的整合和数据互操作性。首先,平台在建筑项目的初期收集和整合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的建筑和材料数据,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理坐标,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建筑垃圾管理数据库。其次,平台通过传感器技术、无人机、GPS等实时数据采集工具,监测建筑工地上的垃圾生成情况以及运输和处理过程,这些实时数据与平台的数据库实时互联,确保了垃圾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平台的智能管控功能基于数据分析和算法,通过预测建筑垃圾的产生趋势,优化运输路线和选择合适的处理设施。另外,平台可以发出警报和通知,以及生成实时报告,使项目管理者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问题。
2.4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平台的建设
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旨在改善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平台,我们能够在建筑项目的起始阶段就全面了解建筑垃圾的产生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计划,不仅有助于减少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进入填埋场或焚烧厂,还能节约有限的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担。此外,这一平台还能促使建筑业各方更加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为可持续建设和绿色环保贡献力量。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平台的建设将为未来的建筑行业提供更可持续、更环保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
2.5建筑垃圾产生单位的数据库
此数据库包括建筑垃圾产生单位的详细信息,例如建筑项目的名称、位置、施工时间、垃圾种类和数量等关键数据。通过这一数据库,我们可以实时了解不同建筑项目产生的垃圾量以及垃圾的种类,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优化垃圾回收和再利用流程。此外,这一数据库还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更加有效地监督建筑行业的环保和垃圾管理情况,确保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3“BIM+GIS”技术的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路径
3.1 数据整合与建模
数据整合与建模是建设"BIM+GIS"技术的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的建筑物和材料信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地理坐标数据,需要被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数据模型中。这个模型将包括建筑垃圾的生成、分类、处理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数据整合的目标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管理。建模过程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模型,使平台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建筑垃圾的全生命周期,为后续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采集
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采集是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部署传感器、无人机或其他实时数据采集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建筑工地上的垃圾生成情况、运输路线和处理过程。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收集各种数据,包括垃圾的数量、种类、地理坐标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平台的数据库中。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平台能够提供项目管理者和监管机构实时的、准确的建筑垃圾信息,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垃圾的产生、运输和处理过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提高垃圾管理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3.3 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
平台应该包括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功能,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趋势,平台能够预测垃圾的产生量,优化垃圾运输路线,选择最佳的处理设施,并提供决策支持工具,以应对潜在问题。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垃圾管理中的模式和趋势,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垃圾管理的挑战和机会。智能决策支持工具可以生成实时报告、警示和建议,使决策者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垃圾管理问题。这种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有助于提高垃圾管理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影响,并确保项目在垃圾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4 可视化和报告
为了使平台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垃圾管理情况,建设路径还应包括可视化和报告功能。通过可视化工具,平台能够将垃圾管理数据以图形、地图、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使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建筑垃圾的情况。可视化可以包括实时地图展示建筑工地上的垃圾分布、运输路线和处理设施位置,以及各种图表展示垃圾生成趋势和资源利用情况。这使得项目管理者和监管机构能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垃圾管理信息,快速识别问题和趋势。同时,平台还可以生成详尽的报告,包括垃圾管理的历史数据、实时监测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这些报告提供决策者更全面的信息,支持更明智的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可视化和报告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可理解性,还增强了用户对垃圾管理信息的洞察力,有助于更有效地推动可持续建设和资源管理的实现。
4平台成效预测与分析
首先,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模拟情景的分析,预测平台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成效。这包括垃圾的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环境影响的减少等方面的效益。这种分析可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关于平台的潜在价值和回报的信息。其次,平台的实际运行数据和用户反馈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和评估平台的性能。通过与预测数据的比较,可以确定平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并识别任何改进的机会。用户的反馈也可以帮助改善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同时,成效分析还可以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即确定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评估平台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因此,平台成效预测与分析是确保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有效实现其目标并为项目带来实际价值的关键步骤。这种分析有助于持续改进平台,确保其在垃圾管理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
5结论
"BIM+GIS"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垃圾精准管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垃圾管理的效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数据整合与建模、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可视化和报告等步骤,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得以实时监测、记录和智能管控。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未来城市建设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有望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影响、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有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建设更智能、更绿色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宁,楼岱,陈大庆等.基于“BIM+GIS”技术的建筑垃圾精准管控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初探[J].环境工程,2020,38(03):46-50.
[2]顾嘉臻,钱俊谕,王珊,等.建筑工程中 BIM+GIS 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 6) : 173.
[3]赵有仓,薛斌,古贵陆,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5) : 138-139.
[4]王廷魁,罗春燕,张仕廉,等.基于 BIM 的建筑垃圾决策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 施工技术,2016,45( 6) : 58-62.
[5]卞贝,张子筠,李昭夏,等. BIM 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 26) : 198-199.
[6]罗春燕.基于 BIM 的拟拆除建筑垃圾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