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刘燕萍

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路径,以实现角色转型,更好地服务师生,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全媒体时代新型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1、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图书馆为应对师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馆员面临工作压力增加、时间延长、强度加大等问题,从而导致身心疲惫、失去热情、产生厌倦情绪。这种现象主要由家庭和工作之间的角色冲突、全媒体时代要求的提高、工作方式单调乏味、待遇不高、缺乏竞争和奖励机制以及社会地位低等因素引发。此外,不同地区或高校对图书馆馆员职业建设的理解存在差异和误区,致使馆员职业认同感降低,职业信仰有所动摇。

2、专业化形象塑造面临困难

一般情况下,读者通常只能看到图书馆馆员的事务性工作,如借书、还书、咨询等,而对于幕后专业性工作不了解,因此对馆员的专业性产生质疑。同时,大多数图书馆未将事务性与专业性工作人员区分,也导致了读者对馆员专业性产生误解。此外,社会公众对图书馆馆员的刻板印象也阻碍了专业化形象塑造。为改变此情况,需提高公众对图书馆馆员职业的了解,才能真正塑造专业化、高效的图书馆馆员形象,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3、缺乏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图书馆馆员职位的晋升路线主要是通过职称评定,从初级职称逐步升级到更高级别的职称。然而,这种单一的晋升模式以及陈旧的员工管理制度严重限制了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部分馆员由于对图书馆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不能充分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可能会产生离职的想法,导致图书馆员工流动率比较大。此外,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馆员来说,他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会期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

4、数据素养亟待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是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数据意识、知识、技能和伦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馆员对数据的敏感度不高,导致他们缺乏主动更新知识体系的意识。其次,某些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数据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馆员由于缺乏数据管理的专业教育,往往难以适应当前新型图书馆对馆员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此外,图书馆馆员在使用数据资源时必须遵守相关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馆员可能对数据伦理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导致数据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发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新型图书馆发展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馆员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数据素养。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在高校图书馆中,馆员的职业能力提升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具体的几个路径:

1、提升专业形象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多方面提升馆员的专业形象,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可。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宣传和展示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化形象,让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加强学科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水平,提高读者对图书馆馆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减轻职业倦怠

减轻职业倦怠是保持馆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自主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平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与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关系,获得职业成就感,激发工作热情;高校应加大对图书馆发展经费的投入,并适当提高馆员工资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高校和社会环境的优化需要舆论引导和宣传来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优化校园内部环境,提高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制定并完善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纠正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误区;三是完善馆员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帮助馆员增强职业信仰和服务意识。

4、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必须优化岗位设置和职称评聘机制,为馆员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满足馆员的实际需求。同时,相关部门和领导需要重视图书馆工作,提高馆员在高校的地位,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建立灵活的奖励机制,增强馆员的文化认同感和自我肯定心理。这样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提升数据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提升馆员的数据素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数据意识和处理能力。高校图书馆应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馆员了解数据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行为模式,为学科服务和阅读推广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积极应用和分享数据。高校图书馆应该鼓励馆员在学科服务和阅读推广服务等工作中积极应用和分享数据。例如,在策划阅读推广活动前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这种做法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科研支持的作用。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知识的宝库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其主要的使命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全面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的运作和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在于馆员们是否具备出色的服务理念、优质的服务质量和积极的服务态度。高校图书馆馆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拓展服务内容和积极的服务态度,以满足师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使命,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畅.新业态下的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与职业形象塑造[J].科技创新导报,2019( 28) : 254.

[2]郭娜.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0( 8)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