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研究

作者

王燕

和林格尔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011500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因素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产品;环境污染;质量安全

引言

农畜产品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物通过土壤、水源和空气等途径进入农产品,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

1.环境污染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1.1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是支撑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然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如铅、镉、铬等会累积到农作物中。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引发慢性中毒等疾病。同时,农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后,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营养成分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农田使用的农药可能在土壤中残留,并被农作物吸收。高残留的农药不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农产品中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土壤污染问题还涉及到其他污染物如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营养成分含量。

1.2水源污染对养殖业和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水源污染是养殖业中一项重要的环境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源中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化学物质等可能会进入养殖水体,影响水质。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会被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们消费的水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水体污染会导致养殖环境的恶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限制,易发生疾病和感染。这不仅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还可能导致养殖物种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水体污染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养殖在污染水域中的水产品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降低了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1.3大气污染对农产品的污染和质量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也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大气中的颗粒物和颗粒物组合物(如PM2.5和PM10等)能够附着到植物表面,导致叶片上形成灰尘层。这会阻碍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率和光合效率,同时还可能使农产品沾有灰尘和污垢。大气污染中的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可能随雨水沉降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酸化。酸性土壤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因此降低农产品的质量。此外,酸雨还可能直接对农作物叶片和果实造成伤害,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某些大气污染物如重金属、氮氧化物等可能会附着到农作物表面,并渗入到农产品内部。这些污染物的残留可能超过食品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同时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2.解决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2.1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在农畜产品的产地环境中建立广泛的监测点位网络,覆盖污染源、农田、养殖场等关键区域。通过实时监测和采集数据,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同时,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建立统一的环境污染数据平台,管理和整合各类监测数据,形成科学准确的环境污染数据库。数据共享和交流,以促进更好的决策和管理。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预警系统,及早发现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并预测其对农畜产品品质安全的影响。根据预警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或防控措施。

2.2推行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通过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化学物质污染的风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引入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注重生态循环和生态平衡,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蔬菜种植中采用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生物防治等方式,保护土壤和水源,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的环境管理和耕地保护,避免污水、农药、农业废弃物等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施肥、灌溉等管理,确保农作物生长的安全和质量。加强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减少废弃物和粪便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鼓励畜禽养殖企业推行生态养殖和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3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标准

为了解决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对策。建立涵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测、风险评估和抽样检验等监管措施,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制定和修订适应环境保护要求和消费者期望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对污染物限量、残留农药、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对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流通渠道等信息的记录和追踪,能够快速追溯到农产品的来源,有效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仪器等,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效能。

结束语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在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防控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此外,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奇,刘国华.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品供给链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4):79-82.

[2]郭新,周晓兵.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3):24-28.

[3]谭维宇,董丽君.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12):85-89.

[4]孙立,王丽萍.农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食品科学,2020(10):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