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策略研究

作者

谷婧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 100083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对于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国家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的提出,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围绕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策略,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字: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策略研究

一、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政策支持与投入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质量水平。政府设定明确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并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政策目标应涵盖学前教育体系的覆盖率、质量标准、资源投入等方面,以提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

政府应增加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用于改善师资力量、学习资源、教育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设立学前教育基金,吸引社会各界的捐资和支持,促进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学前教育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质量的监测。同时,政府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监管部门,负责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提升教育质量和规范管理。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组织并推广相关培训项目和活动,激励教师参与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建立公正、透明的教师招聘机制,确保招聘过程公平竞争和选拔优秀人才。设立专门的教师招聘机构,加强对教师招聘工作的评估。提供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包括职称评定、职业晋升、薪酬激励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创新和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提供稳定的职业保障和社会保险。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素养。同时,政府通过制定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对学前教师的师德考核和监督。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设计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课程,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特点。引入综合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等课程内容,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注重个性化发展,根据儿童的差异性特点,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和支持。引导儿童通过实际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注重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培养儿童的多元能力和素养。引入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利用互动教具、虚拟实境技术等,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建立健全的学前教育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鼓励家长参与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

二、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

制定和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定位、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学前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民办普惠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政府应该确保财政补助力度,扩大公办学前教育的规模和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加大支持,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供给。[1]加大对学前教师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力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将学前教师列为优先发展岗位,提高其薪酬待遇,并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

(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培养更多专业素养高、教育情怀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组织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训活动,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

同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机制,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课堂观察等多个方面,鼓励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建立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组织教师研讨会、教研活动等,鼓励教师经验分享,互相学习和创新。[2] 同时,通过完善专业职称评定制度,激励教师不断追求专业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课程与教学方法

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的互动课程,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儿童的综合发展需求。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例如,设计综合性的项目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实践中全面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前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具和情境,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游戏和故事教学的优点,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前儿童兴趣,促进他们参与和主动学习。鼓励学前儿童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总之,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是一个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师和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从政策支持与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分析了围绕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策略,为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文.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与所需支持[J].学前教育研究,2022,09:75-78.

[2] 贾苏霞.探究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J].新课程学习(下),2015,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