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教学管理和认识
韩永先
濮阳市范县教育局 457500
十年杏坛深耕,足履实地;十年弘文励教,培根铸魂。变的是岗位、是分工,不变的是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更是对教育的执着热爱,对育人的诚挚情怀。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守一方净土、育一方孩童、兴一方教育。
一、重点推进工作:
1.强化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保障。为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发挥党建铸魂和党建领航的作用,党组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带头开展德育工作,抓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道路,每周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以确保党组织和校长会决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实,激励引导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生“为党成才,为国成人”。
2.厚植学校文化:文化不是“贴”“挂”“说”“写”出来的,而是靠长期积累、精心沉淀出来的。文化体现的是当地教育的历史传统、发展方向和核心教育价值观。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根基与灵魂,这些文化包含看得见、直观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如校园宣传栏、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这些对学校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还有同样看得见的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班级制度等,这些是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运行发展的保障。除此,还有校园精神文化,也称为软管理文化,这些对校园人具有引领导向作用,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师生形象等方面。每一方面都应精雕细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教育的主阵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上课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构建“大先生带动和培养小先生制”的大小先生式课堂。关注学生兴趣、动机、情感和思想,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奠定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广大教师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课堂的低耗时、高效率,实现学生发展的低成本、高质量,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4.重视课改教研:引领全县教师勇立于课改的前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局领导牵头,定期组织领导干部、一线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交流学习,培养老师持身守正、敢于尝新的思想,做学校课改的参与者、指导者、决策者和总结者。号召各学校从实际出发,加强校本课程研究,重视“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积极开展“每日一小研”“每周一大研”“每月一县研”,坚持常态教研,以“常规”促“长远”。启动城镇带乡村、强校带弱校、大校带小校、强帮弱一对一的带动和帮扶,提高全县教育教学教研质量水平。
5.建设师资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县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书育人观: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通过“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三把钥匙、“教学、科研、阅读、总结”四个轮子,引导教师自我成长,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不断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敢于挑战、突破现实,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教师。
二、几点教育认识:
1.怀热爱。热爱是干好一切的基础,从事教育行业不仅要爱岗敬业、爱国守法,还要发自内心爱师生。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育者要从内心深处挚爱这项事业。一名优秀的教育人,应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挚爱教育、痴迷教育、醉心教育、献身教育。这种挚爱,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让教育成为一种精神信仰、毕生追求。我正是源于挚爱、秉持初心,才能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倾心付出,虽然谈不上创造了“教育奇迹”,但也从中享受到点滴改变、不断进步的快乐。
2.守情怀。教育是生命与情怀的碰撞,做教育要有奉献精神。淡泊名利、不唯收入论,要懂得享受非物质的收获和幸福。“徳在人前,必受人尊;利在人后,必有人敬”“心底无私天地宽”。干教育是一份清苦的差事,是一份留有遗憾的艺术,甚至是一个精神的涅槃。在这个追求向物质看齐的时代,从事教育的每段历程径都浸濡着汗水、委屈和孤寂,难免会有一些彷徨、困惑与浮躁,教育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一曝十寒”,更不能“朝秦暮楚”,而应把教育当成一种虔诚的信仰,矢志不渝地去经营,在教育的世界里不知疲倦地行走,为一方教育的发展尽心尽力。
3.行垂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好的教育是示范、最好的管理是感染。无论是深耕一线教育学生,还是从事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都要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威信威严的产生不在于其权力大小,而在于其是否能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形成个人管理魅力。时刻提醒自己“俯下身子”,告诫自己不能“颐指气使”。给自己制定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一线教师敬业,自己首先要做到勤政爱民;要求教师廉洁从教,自己首先要做到廉洁从政;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自己要带头学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自己首先要尊重教师。
4、厚积储。教育是一场智慧的修行,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视野,厚积薄发。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既是导师,又是学者,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不仅要会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把握好教育发展大方向,让教育面向人性、面向生命、面向成长。教育思想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分析新形势、提出新问题、研究新理念,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榜样示范,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引导力量。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魏书生也曾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就意味着成功”。从事教育工作数十载,寻寻觅觅、跋山涉水,终悟得教育是一场盛大的修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秉初心,砥前行,勇担使命,在教育的路上行稳、致远,让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勃发、绽放、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