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对策探讨
杨帆
赣南师范大学 341000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及深厚且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了解我国的优秀红色文化,并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尊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美术课程中,创造各种各样的鉴赏情境,以此扩大学生鉴赏视角,持续增加学生的绘画能力。本文以赣域红色文化资源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对策,助力学生美术绘画能力和弘扬爱国主义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小学美术;对策
当前,小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认识,收获较多信息。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持续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祖国的发展历程有深入了解。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持续引进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使命感和爱国热情。
一、小学开设红色美术课程的意义
“红色美育”就是利用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来激发学生在文学、美术和科学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美术想象与创意,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美、欣赏美、创造美等综合素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教学优势,以科学的、系统的、有特色的形式开展红色美术课堂教学。通过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又可以帮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红色文化[1]。实施“红色美育”可以打破教科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限制,促进美术教师严格按照教育大纲进行美术课程教学。在对赣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之后,既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赣域红色文化的认识,又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自觉地传承优秀的红色文化,以便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强大支撑。
二、赣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对策
(一)深度整合赣域红色文化资源
由于赣域具有其自身的区域特色与红色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特性,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以赣域红色文化资源展开系统分析如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秋收起义广场、方志敏纪念馆等等。因此对于小学美术课堂而言,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充满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使得美术教育能够充满时代特征,进而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将赣域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学校美术课堂教育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将浓厚的赣域红色文化广泛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能够深挖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美术课堂上汲取更多营养。
(二)利用地方红色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在体验当地的红色文化时,同学们可以激起浓厚的革命感情,从而培养出对革命前辈的尊重与敬佩,并且能够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与美术作品联系起来,以此描述对应的革命场面[2]。所以,美术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出发,充分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来刺激学生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让学生通过多种绘画方式,持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比如,在学习“和平年代”相关知识时,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来调动学生的创作动力与思路。当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袁小斌以“红色江西”为主题创作的美术作品——《浩气长存,光照千秋——方志敏》时,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随后向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经过细致的观察之后可以发现方志敏表达出一种什么理想信念吗?”学生会表示,“我们仿佛感受到方志敏对敌人发出的铿锵话语,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从美术作品中收获颇丰,而且也能够提高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传承与弘扬伟大的红色文化。小学美术教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红军战斗遗址,如叶坪革命旧址群、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等红色文化阵地,让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氛围下懂得珍惜无数革命先辈们创造的现代美好生活条件。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欣赏革命战士的画像,可以看出,画面上的曲线比较大,服装上的皱褶也比较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能够更好感受到革命士兵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素材累积。这样,同学们就可以模仿这种方式来描写那些高举红旗、奋力奔跑、高举刀枪英勇作战的情景,从而增强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学生们的情绪感受,让学生能够从多种情景题材中掌握多种绘画技巧。
(三)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学习红色文化
赣域红色文化在极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美术教师也要意识到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力量,将浓厚的赣域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强大的、独特的魅力。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去,使得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发挥自身价值,对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做好奠基[3]。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就需要美术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在美术课堂上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表现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适合于将来发展的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美术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红色文化魅力,促使红色文化得以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琴.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J].新智慧,2023(16):29-31.
[2]刘文进.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53-154.
[3]王艳红.红色文化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1(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