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体育课程实践
史海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校 150300
摘要:核心素养,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并不断精进的一种能力或素质,它与我们的个体特性和社会需求相辅相成,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这亦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需要从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构建一套科学且高效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我们已明确教学目标,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优化课堂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如何提高普通高中体育课堂的效率,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提升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新课标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已出台多项政策,旨在大力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纲要》中,对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核心素养涵盖了体育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促进三大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社会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取得一定的成果,还希望他们能在高中阶段具备一定的技能,以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的改革目标
1.培养社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高中生而言,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可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大学教育和社会环境。在体育竞赛中,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可以直接展现出竞争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敢于面对胜负的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寻找不足,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以坚定的信念去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此外,还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引导他们以正确的竞争观念来应对挫折和挑战。
2.培养抗挫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挫折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对学生的自信树立和学习环境营造具有积极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和力量素质外,还要求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具备足够的自信和毅力去克服困难。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环节,让学生经历挫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将其视为一种锻炼,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尊重和支持他人是建立稳定交际圈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性格特征鲜明,他们往往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活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教与学以及配合度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通过体育项目中所需的团结和契合度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的改革措施
1.教学理念及思想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要实现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协同并进,必须引入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首先,应坚定树立“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各个阶段都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其次,应树立“全面性”的教学质量观,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更要使他们具备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最后,应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理解体育锻炼的根本目标,重视人在运动中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从获取多方面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观念和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而且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教学内容及手段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育应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调整和丰富。在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健身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并为他们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体育教师还应研究与新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因势利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人体运动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会在体育项目中采用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思考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等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感知,实现知识内化,从而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将知识内化为素养。
3.教学考核与评价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考试成绩往往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不仅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进步幅度和程度,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聚焦。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的改革应该构建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以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充分发挥考核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导、调节和激励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不仅应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考核体系应包括加分和减分的机制。首先,可以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进行加分和减分的设定。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需要加分的项目进行考核,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在考核中获得加分。这样的考核体系将更加科学、全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观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以培养学生多种方面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改革有助于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崔家真.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拳击与格斗,2023(8):106-108.
[2]黄黎敏.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3(5):0097-0099.
[3]贾红.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J].当代体育,2023(7):0024-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