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浅谈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

作者

郑燕杰

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绘本是一种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以图画为主导,以文字为辅助,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图书。绘本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趣味性高等特点,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帮助特需儿童提高生活技能、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绘本在特需儿童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以绘本为媒介,探讨了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绘本;特需儿童;一日生活;劳动实践

引言:一日生活是指从早到晚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进行的各种日常活动。一日生活对于特需儿童来说,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领域。由于特需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或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或缺陷,他们往往难以完成一些简单而常见的生活任务,如穿衣、洗漱、吃饭、整理房间等。这些生活任务对于特需儿童来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也是一种有益的劳动实践。通过参与一日生活中的各种劳动活动,特需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习惯、增加经验、提高能力,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

一、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的意义

绘本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以故事的形式,帮助特需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绘本能够让特需儿童学习和实践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刷牙、洗脸、梳头、穿衣等,使他们形成清晰的概念和步骤,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力。绘本能够让特需儿童看到和感受他们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如完成一个家务任务、与他人友好交流和合作等,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爱。绘本能够让特需儿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技能,如问候、感谢、道歉、分享、协作、协商等,使他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绘本能够让特需儿童参与和享受一些有趣的创造性和想象性的活动,如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用不同的颜色画出自己的心情等,使他们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灵活性。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的选择和使用不合理

绘本是一种多样化的图书形式,它有着不同的类型、风格、主题、内容等。不同类型的绘本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特需儿童。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绘本时,需要根据特需儿童的个性化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匹配和调整。然而,目前在绘本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盲目地跟随流行趋势,忽视了绘本的质量和适宜性;机械地照搬外国的绘本,忽视了绘本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死板地按照固定的顺序和方式,忽视了绘本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等。这些不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到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的效果和效率。

(二)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不适应特需儿童的特点和需求

绘本的内容和形式是影响绘本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绘本的内容应该是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有启发性的,能够吸引特需儿童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需求。绘本的形式应该是简洁、明了、生动、美观的,能够适应特需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特点,方便他们的阅读、理解、记忆等过程[2]。然而,目前在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特需儿童的特点和需求的现象,如:绘本的内容过于抽象、复杂、枯燥、空洞,难以引起特需儿童的兴趣和共鸣;绘本的形式过于粗糙、模糊、单调、刺眼,难以适应特需儿童的感官和认知水平等。这些不适应特需儿童的内容和形式,会影响到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三)绘本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不科学

绘本是一种教育工具,它需要配合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绘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互动、参与的,能够根据特需儿童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如讲述、示范、引导、询问、讨论等。绘本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客观、公正、全面、及时的,能够根据特需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观察、记录、反馈、奖励等[3]。然而,目前在绘本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现象,如:绘本教学过于单一、刻板、被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绘本评价过于主观、片面、死板、延迟,缺乏公正性和及时性等。这些不科学

三、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的对策

(一)加强对绘本的研究和开发,制作更符合特需儿童的绘本

绘本是一种教育资源,它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开发,以适应特需儿童教育的需求和变化。为此,需要加强对特需儿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以及他们对绘本的兴趣和偏好。根据这些信息,需要制作更符合特需儿童的绘本,如:选择更贴近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主题和内容;采用更适应他们认知水平和感官特点的形式和风格;设计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构和功能等。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已有的绘本,以提高它们的质量和适宜性。例如:选择更贴近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主题和内容。绘本的主题和内容应该与特需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相关,以便于他们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例如,可以选择《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做饭》、《我会自己收拾房间》等主题,讲述特需儿童在这些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他们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可以帮助特需儿童增强他们的生活技能,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爱。

采用更适应他们认知水平和感官特点的形式和风格。绘本的形式和风格应该与特需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感官特点相适应,以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4]。例如,可以使用简单而明确的文字,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词汇或句型;可以使用鲜明而有对比的颜色,突出重要的信息或提示;可以使用大而清晰的图画,展示具体的场景或动作。这样可以帮助特需儿童提高他们的记忆和理解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设计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构和功能。绘本的结构和功能应该与特需儿童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相符合,以便于他们学习和实践。例如,可以使用顺序而有逻辑的排列,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展示故事情节或步骤;可以使用重复而有规律的模式,增加故事或内容的连贯性或节奏感;可以使用互动而有反馈的设计,让特需儿童参与到故事或活动中去,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或鼓励。这样可以帮助特需儿童形成清晰的概念和步骤,并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二)培训专业的绘本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绘本是一种教育工具,它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来使用和指导,以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为此,需要培训专业的绘本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培训他们对绘本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能够根据不同类型、风格、主题、内容等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绘本;培训他们掌握有效的绘本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互动、参与等方式进行绘本教学;培训他们具备科学的绘本评价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标准和方法进行客观、公正、全面、及时等方式进行绘本评价。例如:培训他们对绘本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绘本教师应该对绘本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包括绘本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历史、发展等方面。绘本教师应该对不同类型、风格、主题、内容等绘本有清晰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根据特需儿童的情况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绘本。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或自学等方式,让绘本教师掌握更多关于绘本的知识和技能,如了解不同类型(如故事型、信息型、概念型等)、风格(如写实型、抽象型、幽默型等)、主题(如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创造力等)、内容(如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绘本的特点和优缺点,能够根据特需儿童的年龄、性别、兴趣、水平等情况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绘本。

培训他们掌握有效的绘本教学方法和技巧。绘本教师应该对绘本教学有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和目标,包括绘本教学的意义、原则、过程、效果等方面。绘本教师应该对不同情境、方法、策略、手段等绘本教学有灵活和多样的运用,能够根据绘本内容和形式采用灵活、多样、互动、参与等方式进行绘本教学。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或自学等方式,让绘本教师掌握更多关于绘本教学的原理和技巧,如了解不同情境(如个人阅读、小组阅读、全班阅读等)、方法(如朗读法、讲述法、对话法等)、策略(如提问策略、引导策略、反馈策略等)、手段(如图画手段、声音手段、动作手段等)等绘本教学的优势和局限,能够根据特需儿童的反应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绘本教学。

(三)建立绘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绘本教学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绘本是一种教育模式,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流程、方法、标准等来规范和指导,以提高绘本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此,需要建立绘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绘本教学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需要建立明确而合理的绘本教学目标,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建立完善而科学的绘本教学流程,明确要经过哪些步骤;建立灵活而多样的绘本教学方法,明确要采用哪些策略;建立客观而公正的绘本评价标准,明确要依据哪些指标;建立全面而及时的绘本评价方法,明确要使用哪些手段。例如,可以根据特需儿童在一日生活中劳动实践中所要达到的效果,建立明确而合理的绘本教学目标,如提高生活技能、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可以根据绘本教学所要经过的步骤,建立完善而科学的绘本教学流程,如选择绘本、阅读绘本、讨论绘本、实践绘本、评价绘本等;可以根据绘本教学所要采用的策略,建立灵活而多样的绘本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引导、询问、讨论等;可以根据绘本教学所要依据的指标,建立客观而公正的绘本评价标准,如完成度、正确度、合理度、创造度等;可以根据绘本教学所要使用的手段,建立全面而及时的绘本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反馈、奖励等。

结束语: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是一项有意义而有价值的研究,它可以帮助特需儿童提高生活技能、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本文以绘本为媒介,探讨了绘本在一日生活中特需儿童的劳动实践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够为绘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何续霞.音乐元素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与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86-87.

[2]胡春娜,木冬冬,冯靓琰.培智学校特需儿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22(23):30-32.

[3]彭茜,孟泽浩.遮蔽与澄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价值及教育意蕴[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3):1-10.

[4]刘静.“绘”出理解 “融”出接纳——自制绘本促进学生接纳特需儿童的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21(2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