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探究
王小燕
内江市第一小学校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写作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如词汇匮乏、句子结构混乱、篇章组织不清晰等问题。因此,研究并探究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方法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进行自我表达、沟通交流和思考创新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写作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方式的局限性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缺乏单词量的积累,词汇贫乏,导致表达能力不足[1]。语法规则的理解也较浅,句子结构不够清晰,容易出现语病。此外,小学生对修辞手法、段落结构等写作技巧的了解较少,局限于简单的表述方式,难以展现丰富的意境和修辞效果。并且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对语言的运用和实践,导致在写作时无法将零散的语言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表达,缺乏对语言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二)作文缺乏思维深度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他们倾向于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要求进行机械写作,缺乏自主思考和独立观点。在阐述问题时容易陷入简单的因果关系,缺乏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表达。这使得他们的作文内容显得浅薄,缺乏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例如,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忽视了对于情感和观点的表达,或者对于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设置情节等技巧缺乏了解和实践。此外,由于学生平时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不足,也往往缺乏对于文学创作的了解和体验,无法通过借鉴和学习其他作者的写作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缺乏写作兴趣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可能没有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和特点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无趣,许多小学生对于写作有一种恐惧感,认为写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持有消极的态度,认为写作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学习任务,没有兴趣和热情去参与其中[2]。在写作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自信、抵触和逃避等消极情绪,导致写作能力难以提高。一些学生没有明确自己的写作动机,对于为什么要写作感到困惑和迷茫,认为写作对于自己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大帮助,因此缺乏动力和兴趣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夯实写作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和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可以拓展思维、积累素材、多样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句型,并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夯实写作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如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这些阅读材料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和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为写作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同时,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例如“季节”“动物”“童话”等,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主题,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写作。例如,在“季节”这个主题中,可以让学生阅读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文章,这样可以使阅读与写作更好地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摘抄优美的句子、词语等,以便在写作时可以借鉴和使用。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夯实写作基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注重写作技巧练习,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写作技巧练习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写作技巧练习,学生可以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和规范,提高写作水平和质量;同时,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写作技巧指导。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例如,“人物的外貌是什么样的?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爱好或者习惯?”等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描写一个人物。通过多次的指导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提高其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故事新编”写作单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的后半部分。完成续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并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多样化的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除了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尝试其他形式的写作,如诗歌、读后感、日记等,这种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例如小练笔、短篇创作、写作比赛等。这些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并促进写作技巧的提升。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缩写”写作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篇较长的文章缩写成一篇短文,要求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和精彩部分,通过缩写练习,学生可以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提高其总结归纳的能力,更加自信、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激发写作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思维,提供系统的写作技巧指导和丰富的阅读材料,注重写作技巧练习来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以及激发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起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04):37-38.
[2]杨靖东.浅谈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0(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