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隔代教育教养方式对幼儿挫折教育的研究

作者

胡彦彦

博仁大学 泰国·曼谷 10900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在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多数年轻家庭的选择让隔代家长去照看孩子。事实上,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有着许多的问题。加之新一代的少年们在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部高,由此我把目光转到人一生中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研究在隔代教养中教养方式对幼儿挫折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隔代教育;教养方式;挫折教育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父母的忙于工作,所以隔代教育成为大多数年轻家庭的选择。但是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更新,已经跟不上时代教育的步伐。但是由于成长规律我们可得知,幼儿时期正是他们认识世界,学习行为,养成习惯的关键期。所以教养方式的正确与否代表着幼儿以后的世界观,认知关,人生观。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我国学者胡海芳认为幼儿的遇难知难排难过程进行教育,让他们养成坚忍的品质,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好地适应社会,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强大的心理素质,还可锻炼幼儿 的独立性,遇到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摆脱对家长的依赖性。健康独立成长。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是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重要的部分。

关于挫折教育的定义众说纷纭,基于每位学者研究角度的不同,对其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见一些挫折,但是在面对挫折时该如何解决?这个时候处理挫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借助实证数据探究幼儿挫折教育受隔代教育教养方式的影响,引起隔代教育家庭对挫折教育的重视,强调挫折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为在实践中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依据。

三、隔代教育教养方式情况的讨论

(一)隔代教育主要教养人性别比例失衡的现状

当前隔代教育当中祖辈家长的性别比例出现比较明显的失衡,调查发现,在调查中 3-6 岁幼儿隔代教育的主要施教人主要是外婆和奶奶。女性祖辈家长教养孙辈的比例远高于男性祖辈家长。受固有观念及外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祖辈家长更多地参与到隔代教育中,由于父辈家长不在家,加上男性祖辈家长的参与度不够。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在女性祖辈主要施教者中,外婆的比例明显高于奶奶的比例。受到固有婆媳关系难相处的观念影响,很大一部分幼儿的母亲,选择将幼儿托付给自己的母亲即幼儿的外婆教养。背后的原因,即使是在教育幼儿上出现分歧后,家庭关系的处理更容易,教育幼儿的分歧更好化解。

(二)隔代面临的困难探讨

调查发现,祖辈家长整体年龄呈现老年化,虽然大部分老人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但仍有一部分老人在种植、养殖或从事其他零散工作,加上大部分女性祖辈承担了家中大部分家务劳动,因此祖辈家长的体力和精力并不充沛。最为重要的一点,大部分普通的老人经济并不十分宽裕。相当大一部分二、祖辈家长体力、精力不足,经济负担重 调查发现,祖辈家长整体年龄呈现老年化,虽然大部分老人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但仍有一部分老人在种植、养殖或从事其他零散工作,加上大部分女性祖辈承担了家中大部分家务劳动,因此祖辈家长的体力和精力并不充沛。最为重要的一点,调查与访谈中发现,大部分普通的老人经济并不十分宽裕。

四、隔代教育教养方式的改进建议

(一)改变教育理念,科学育儿

家长要重视挫折教育,孩子理应接受挫折教育这是他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经历。这就意味着父母需要放慢脚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以便能让孩子自己从中探索和领悟到那些有用的东西。家长们尤其是隔代家长要学会放手。在日常生活因为父母对幼儿的生活包办代替的太多,原本孩子很容易就能完成一项任务,却在幼儿还没有感觉到困难时困难就己经被解决了幼儿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几乎没有独立面对挫折情境的机会同时幼儿也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

(二)父辈承担责任,父辈加强辅助

家庭层面来提建议,可以两代人不同的角度来提父辈和隔代。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父母们只有通过不断工作,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来满足家庭生活以和子女教育等各种要求。与此同时退休或没事在家的祖辈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为家庭教育出一份力,成为亲子教育的补充。我们一方面承认隔代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不得不说隔代教育为父辈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兼顾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代人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同样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一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目的性必须是一致的。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形成一种合理共同教育子女,最后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使子女可能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培养优良的品格,最后为子女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不可否认的时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在家庭教育也具有互补性。

(三)积极更新观念,做好家园共育

在幼儿园内,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会引导幼儿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幼儿养成“自我约束”的意识,在此期间老师要不断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及时给予鼓励,老师及时跟进不断引导,并与家长们做好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其次,幼儿园可以定期为隔代家长们开办讲座,小讲堂等活动及时更新隔代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在平时日常沟通时可以与父辈家长进行讨论,不仅仅形成幼儿园和家长的合力,我们要努力形成幼儿园,父辈,隔代三力同时拧在一起。为幼儿更美的明天一起努力。

结论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教养方式对挫折教育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实施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很多隔代家长对此并不了解,在育儿方面也存在很多不正确的观点,认为挫折教育无关紧要,孩子成长中,健康,饮食,安全方面更为重要。更新隔代教育家庭的育儿观念尤为重要。而隔代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故此,唯有改变隔代教育的理念,方能够让孩子在隔代教育中,汲取到挫折教育的营养,树立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向小英,徐金海 .由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谈幼儿挫折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3]赵坤明 .“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4]陈选华 .挫折教育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