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
陈调弟
静宁县李店镇中心小学 甘肃省平凉市 743409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加强教学反思与钻研,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让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始终保持主动性,形成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语文深度学习,使学科素养获得更加有效的培养。本文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分析了促进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尤其是学生,应当及时从被动学习状态中走出来,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对待语文学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增加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途径,获得更丰富、愉悦的学习体验,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走向深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获得更加有效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促进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
一、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高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这要求教师注重进行教学创新,让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情境教学法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进行情境创设,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氛围之中。如课文主题是景物或是动物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将文字描写的内容以直观、色彩丰富、形象、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强烈的视听刺激下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激活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让阅读学习走向深入。教师也可以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创造生活情境,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利用学生的固有经验和认知,与教学内容建立密切联系,在顺利落实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共情力、审美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类似于课文中描写的自然场景,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经历过,但是认真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的学生则少之又少。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想力、语言理解能力,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多张同类场景画面,除了课文描写的雨夜后铺满金黄色法国梧桐叶的水泥道之外,还有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雨后落叶的自然画面,勾起学生对相关生活经历的回忆,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秋雨过后的气温如何,秋风拂面是怎样的感受,雨过天晴、地面满是金黄色落叶,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审美体验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作者描写的场景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美好时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获,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削弱学生对他人的学习依赖性。合作学习法,是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新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主动动脑思考问题,动嘴发表看法,互相交流讨论,或是合作完成语文实践任务。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承受的身心压力都比较小,小组同学互相监督,相互启发和帮助,可以让学生都在比较自律、自信的状态下参与语文学习,进而实现语言、思维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讨论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家围绕蝙蝠做的实验共有几次,每次实验的方法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这些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将问题的答案条理清晰地列出来,并说一说自己从课文中受到了哪些科学启示。在探究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每一名学生都会积极、认真地进行课文阅读,并与组员一起分析、确定问题的答案。相较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课文阅读与解析,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状态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会更加深刻。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还会自觉参与深入思考,从文中更好地学习科学家们执着、严谨、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等,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拓展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教材作为载体,但是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发展需要,适当拓展课外内容,使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内涵得到深化。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吸收更多文化知识,并有效拓宽视野,提升认知能力,发展人文素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很多学生虽然都听说过“邓小平”这个名字,但是却不了解他对国家繁荣发展、促进祖国统一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课程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与“邓小平”有关的背景资料,增进学生对他的了解,从而产生深深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参与课文学习的欲望。在进行课文阅读时,教师则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渗透“植树”的重要性,说一说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可喜成效,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学能够让语文教学内涵更加丰富,让学生学习更多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核心素养有充分解读,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培养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当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并在教师的引导、同学的互相启发与帮助下,深度参与语文学习,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潜移默化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丽琼.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优化策略[J].教师,2022,(16):33-35.
[2]田亚娟.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深度学习策略[J].甘肃教育,2022,(11):86-88.
[3]黄龙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1,(3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