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之我见
唐海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第十中学 422400
摘要: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需求的关键要素。语文作文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然而,与此同时,教师们也面临着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作文教学中,并有效引导学生提升其写作能力的挑战。因此,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学生在语文作文中真正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不仅涵盖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更关乎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注重作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学生的写作感悟。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实践机会:纸上谈兵永远无法取代实际操作。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有限的练习。然而,写作是一项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提高。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例如组织写作比赛、参与社区活动或者创办校内报刊等,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二)狭隘的写作范畴: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局限于命题作文,忽视了其他种类的写作形式。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应该包含多样化的形式,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写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们常常感到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我们需要将写作引入真实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写作时能够抓住时代脉搏,关注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阅读后指导学生学会仿写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后指导学生学会仿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仿写,学生可以借鉴优秀的文章结构、用词技巧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仿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原创思考的能力,使其在模仿中逐步发展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通过阅读后的仿写指导,学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
例如,以必修上次第七单元《荷塘月色》为例,教师给学生们讲了很多“苍茫”“弥望”“渺茫”“斑驳”之类的词语,让他们在课堂上选择三个词汇进行造句,学生可以以文章的故事为造句情景,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故事情景。在这样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逐渐将词汇的数目进行增加,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读后感写作
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写作则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读后感写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写作,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活动既能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比如,以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祝福》为例,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大意,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解释;最后,鼓励同学们把这篇文章中的一些情感故事融入读后感写作中去,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找到情绪的导向和思维的指引,可以逐步提高写作的自信和主动性,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三)强化情境创设教学,从而在写作中发散思维
学生们普遍面临着语文作文的学习难题,这主要因为长期的写作实践导致了固定的写作思维模式,进而限制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而通过运用情境创设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真实的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开阔语文知识视野,拓展语文写作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例如,在高中创意作文“未来世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一门名为“未来世界”的创意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时,学生将能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探索未来世界的可能性,置身于未来场景中,想象科技、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写作能力[4]。
(四)利用个性化表达,接近创新写作初衷
为了鼓励学生积累与应用更多样的语文素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自我角度出发进行独立的表达,尽量规避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习惯。在创作期间,这不仅仅是对自我素材积累工作的肯定,同样也是对理性思考成果的表现。
举例而言,有些学生在创作时,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写作风格,像在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之后,学生就有可能在作文中试图应用“这一切也许都是错的罢”,这样的“鲁迅”式句子。对高中生来讲,模仿他人的写作风格,可以对写作效果起到一定改善作用,然而若只模仿其表、未深入其里,反而会让作品既未能有大家风范,又失去自己的个性。教师应注意鼓励和引导大家,使之勇于进行更具个性化的写作,想写什么便写什么、想如何写便如何写,不需要过于刻意模仿他人的写作手法,只要能够将自己欲表达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便可以宣告写作成功,至于文采之华丽、技巧之娴熟,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了。
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科要求,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提升综合素养,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树扬.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3):1.
[2]张丽娜.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6):0238-0238.
[3]李小丽.优化作文教学 创新学生思维——谈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好日子, 2022(34):3.
[4]叶俊春.素养引领,写出内涵——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