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幼儿身心健康的割裂与统整

作者

王文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民族幼儿园 012300

摘要:幼儿期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是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在这期间,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幼教事业还没有完全成熟,幼教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从理论上讲,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地成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从实践上讲,幼儿期的健康教育可以让幼儿的身体和性格得到很好的培养,让其能更加地健全。

关键词:幼儿,身心健康,游戏化

引言:幼儿身心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有目的的引导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性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使之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注重对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一、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存在割裂问题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充分地了解,也忽略了不同的儿童的身心需求,因此,导致了幼师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前社会对幼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照顾好每个幼儿的生活,还要负责任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幼儿园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整个班级的氛围变得和谐融洽。但是,现在的大多数的幼儿园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去关心和爱护幼儿。

二、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者在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身心素质。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引导幼儿的身心和谐地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幼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让其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环境。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儿童的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并努力解决。因此,关注并有效利用好这一关键期,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幼儿身心健康教育游戏化的策略

(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幼儿身心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师对教育游戏化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游戏化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忽略了游戏的教育性,从而使游戏失去了本真意义。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应当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教育。最后,应重视对家长的指导,让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动画片,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既能培养其兴趣,又能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多鼓励表扬,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表现好的机会,并给这些优秀的作品以适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嘉奖,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增强自信心。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游戏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内容,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使幼儿的身心受到放松,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还需要注意地是,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地进行。另外,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可以以游戏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关注,使之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最后,还需注重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游戏的安全性,避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引导幼儿合理营养,体育锻炼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指幼儿的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其能更好地成长。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应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引导幼儿合理饮食,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科学的搭配膳食,使幼儿的营养结构达到最佳。在体育游戏中,应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生理特点,合理调整运动量,使每个孩子的身体状态最好。同时,应多鼓励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如:散步,慢跑,跳绳等,让其学会控制自身的体力,提高体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进行预防与安全教育

预防与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在预防与安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危险危害性知识的宣传: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幼儿身心健康的视频,让家长了解到幼儿的身体状况,加深他们对幼儿的认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防范讲座:对于那些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需要定期组织园内的活动,如户外游戏、体育锻炼等,让老师来带领其他小朋友参加,并对参与的人员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不安全事故;建立一日生活制度:每天都会有相应的任务,比如:早操、午休、午餐、运动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幼儿的正常休息,使其能更好地学习,快乐成长。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实施幼儿身心健康教育,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位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本质,将其与其他的课程整合起来,使之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地成长。 首先,应加强对幼师的理论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幼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玩,玩中学,学中玩。其次,应加大对体育课的投入,增加室外场地,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体验运动的快乐,并通过实践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终身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高峰.幼儿园健康领域下课程游戏化的开展策略研究[J]. 2020.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29.054.

[2]陈维贞.探究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J].下一代, 2020, 000(00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