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基于情境认知视角探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作者

付海丽

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改革。在素质教育这个强大的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种种政策要求,并且不断的实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建立高效有质量的课堂也在促使者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深入挖掘到每个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学习点,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讨;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各种生活化以及联想性的情境构现,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地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情感共鸣,在情感的引导下,加深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于技巧的应用和实践中。并且在学生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之后,当其在具体的生活中,遇到特殊的体验想要记录下来时,阅读到感人的文字想要发表感悟时,都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语言知识系统中的内容进行表达,进而打下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综合体,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心灵净地。抬头仰望,会看见蓝色的天空和洁白无瑕的云朵,低头俯视,会看到色彩各异的花朵和成群结队的蚂蚁,大口呼吸,会感受到空气的清新和泥土的香气。大自然拥有很多生活中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东西,如果不亲身投入其中的话,也就无法体验自然的奥秘。

如布置公园一日游,让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公园中的自然风景,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并通过拍照或者是绘画记录下他们的样子,在之后通过资料或者是网络搜索探究它们的习性和生长方式,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花草树木》的题目,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喜欢它,从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又可以体验到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如学生喜欢莲花的话,可以从莲花的生长习性中得知莲花从泥土中生长却洁白如霞,进而学生可以体会莲花坚定自我观念、不被他人轻易动摇的品质并尝试表述出来,有的学生喜欢松柏,则可以从松柏的生长中体会到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意念并尝试表述。通过对自然的不断观察和感悟,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可爱的东西和有趣的事物,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意识、促进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交际语境创设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实用类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完善语境要素指的是应根据事件的性质确定文体,按照正确的时间、地点以及署名进行写作。在对写作对象以及发文者等身份进行切换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斟酌确定行文的语气。除此之外也应当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语言表达时一定要准确简明。教师可以加强实用类作文交际语境的语言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在进行实用性作文交际语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境以及语篇这两个角度出发展开教学。通过构建交际语境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话题、读者以及目的并且将其作为语境的相关要素构建写作内容、语言以及素材。

以实用类作文中的演讲稿教学为例,在演讲稿课时教学时,教师从《最后一次演讲》入手进行新课导入,并鼓励学生写一篇演讲稿,通过加强实用文的练习,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在交际语境写作过程中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避免出现写作语言虚拟化现象。教师通过明确不同的交际语境,布置实用类作文的题目,例如《保护环境,珍惜地球》、《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以及写作目的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写作目的进行训练,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进行短篇写作,从而鼓励学生通过文字传递信息抒发自身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把握写作特征,最终明确写作目标。

三、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存在着“重教轻育”,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等问题。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应把创新教育作为当前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来抓,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之中,从整体上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去体会文章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所倡导的核心素养理念也是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与提高。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渗透,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了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渠道没有得到维护,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能起到一种强化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如在“热爱生活”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对于自然界的四季变换等内容进行分享,也可以让初中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自己曾经养过哪些动植物等问题,不仅加深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能够在互动中强化学生对于单元主题阅读内容的理解。如在《雨的四季》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生活要素,并在课堂中就自身认为的雨的变换展开讨论,以此来促进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根据具体课程采用猜一猜等小游戏、情境短剧扮演具体角色等形式来增强课堂互动性、趣味性,助力教学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语文知识。但是作为教师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也应当意识到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交流巩固知识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成效等各种方式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获得理论知识那么简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陶冶情操,学会对自我的认识,用创造性的思维对身边的人及物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表达,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丽.情境认知视角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