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
居国金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215100
摘要: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素养和精神追求,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工匠精神强调坚韧不拔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艺追求、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等特质,这些特质不仅对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也对于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培养;工匠精神;教学
引言:
中职物流专业作为培养物流从业人员的重要渠道,其思政课程在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然而,如何在思政课程中有效地培养工匠精神,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指导,促进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需求,这些特点和需求在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考虑。中职物流专业学生通常是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年轻。他们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具有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经验。与本科生相比,中职学生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渴望能够在尽可能短地时间内获得实际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入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通常是出于对物流行业的浓厚兴趣和对职业前景的期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获得相关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容易找到工作和职业发展。他们通常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希望课程和教育能够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他们通常在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具有较强的天赋,因此需要课程和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潜力。中职物流专业学生通常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需求。他们希望课程和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以便能够在物流行业就业并实现职业发展。工匠精神对他们的职业成功至关重要,因为物流行业需要高度的责任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专业技能。中职物流专业学生期望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学习有关物流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他们渴望能够在学校中获取实际的职业技能。他们希望课程和教学方法能够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以便能够在职业生涯中立即发挥作用。物流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因为他们需要与供应商、客户、同事等不同背景和职能的人合作。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希望在学校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网络,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场成功至关重要。
二、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真实的物流案例,使学生能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这些案例可以涵盖供应链管理、仓储操作、运输安排等各个领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在不同职业背景下的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和道德问题。学生需要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决策,讨论不同决策对业务和社会的影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伦理思考能力,使他们在职业中能够作出负责任的决策。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他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应对职业中的挑战[2]。
(二)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物流操作,如仓储管理、货物分拣、运输安排等,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工匠精神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物流工作需要高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实践项目提供了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在实践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责任,体验到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
(三)行业导师
行业导师通常是具有丰富职业经验的物流专业人士,他们在行业中积累了宝贵的实际经验。他们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实际行业见解,并分享成功和挑战的经验。行业导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要求。他们可以提供有关行业趋势、职业规划建议和职场文化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四)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伦理意识,使他们明白在物流行业中,负有一定的社会和职业责任。学生需要了解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供应链、客户和社会,以及如何做出符合伦理准则的决策。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作出道德决策的能力。他们将学会如何面对职业中的伦理困境,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坚守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教育强调物流从业者的社会责任[3]。学生需要明白他们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人权等社会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习物流专业知识,还了解伦理、社会责任、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内容,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各个方面。物流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环境可持续性等。跨学科教育帮助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物流从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物流问题通常不是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而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解决方法。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下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符合工匠精神的要求。跨学科教育可以包括实际应用项目,要求学生跨足不同学科领域,解决实际物流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将跨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中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全.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 2022(20):0046-0047.
[2]叶钰涓.中职物流专业思政课程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 2021, 000(014):104-105.
[3]刘翠.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