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建构理论模式下的俄语语法教学探究
于悦
黑河市第七中学
1 认知建构理论概述
认知建构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之后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我国是从21世纪开始引进到国内多个领域,其中对教育领域影响尤为明显,认知建构理论主要由四个概念组成,分别为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该理论的重要概念,可以理解为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也可以把它视为心理框架或者组织框架。同化是指外界对学习个体的刺激,个体本身将其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将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是指当外部信息对个体进行刺激时,个体无法将其与原有的知识框架或者认知进行融合,从而改变个体的知识框架和认知机构。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将认知从一个平衡状态转为另一个平衡状态。
2 俄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建构性学习。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作为我国的非本土语言,其语法的学习主要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建构性学习。我国虽然建立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体现的是“师本教育”而非“生本教育”,因此无法建立建构性学习模式。在我国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来自老师的讲授,同时也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然而在这种表面现象之下,却隐藏着很大的隐患,即学生无法对俄语语法知识进行主动、探索性学习,不能将其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重新组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不利于语言的运用。
(2)注重教师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因此对相同的知识存在不同的理解与吸收程度,但在我国俄语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同一内容,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亦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导致部分同学能跟上教学内容,而部分同学没能跟上,从而失去对俄语语法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我国教学评价的指标上,多是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即所讲内容是否清晰透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导致部分学生上课时思想懒散,回答问题行为拖拉,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 认知建构理论对俄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知建构理论的原则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倡导“学本教育”而非传统的“师本教育”。通过对认知建构理论的学习与钻研,可以探索出有利于俄语语法教学的新模式与途径,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与体系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与探索者,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指导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认知建构理论启示俄语语法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认知建构理论认为环境对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情境、会话、合作、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个要素,因此在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境教学。这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情境模式的设计者与实施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基于认知建构理论模式的俄语语法教学策略
4.1 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我们从认知建构理论的角度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拉长学生记忆周期。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法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2)以语法规则为基础、语法使用为目的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采用知识点范式化和心理学中的记忆周期理论整合繁琐的语法知识点,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将俄语语法中比较繁琐的知识点和规则范式化,及图解或表格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语法讲解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法,因此要将这些语法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实现语言的运用。语法的规则是为了更规范地使用语言,在语法使用过程中也是对语法规则的加强与巩固,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2 教学模式
基于认知建构理论的俄语语法教学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模式:一是课前预习,该种预习不是简单的语法记忆和阅读,而是对语法进行造句、整理,老师根据学生预习的状况来决定所讲解的重难点。二是语法课堂讲授,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状态,针对学生不会的或者是掌握不好的语法,进行详细介绍,而学生掌握较好的则可以简略介绍,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课堂检验。三是情境阅读,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个阅读任务,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语法规则,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交流,从而真正掌握语法规则。四是合作学习,可以开展各种合作交流模式,如模拟表演、竞赛或者讨论等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五是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与传统作业不同,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对语法的使用,即通过布置写作和阅读任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