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作者

李良军

长沙市周南中学 410000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对过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高中化学实验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调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从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化学教学的实用性,而且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所以,要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这是一项必然的要求。教师应该对目前的教学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从而建立起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应站在“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课程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学科,它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实性的标准,因此,它是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与化学理论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根据实验,我们可以推断出理论。同样,理论是否具备普遍性,还需要用实验来对其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在应试教育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验,造成了化学教学效果不佳。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看待,将实验教学放在整个化学教学的过程和高度上来理解。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课程中,如果只讲理论,不做实验,那么课堂上的效果就会很差。比如,在“蒸馏”这一课程中,如果只是空洞地说出仪器的名字和功能,大部分同学都会觉得枯燥无味,兴致索然,因此,课堂效果很差。因此,下一堂课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改成边讲边做实验的方式。老师可以在讲解仪器时,拿出一些具体的物体,让学生对仪器的形状进行观察,从而对仪器的用途以及使用方式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像牛角管,平时在实验室里很少见到,看书也不会留下特别的印象,将牛角管留在教室里,可以让同学们在下课后好好研究一下,就能记住了。在讲解“蒸馏原理”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场的实验,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水流和蒸汽的流动,从而加深对“逆流”原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理解和记忆蒸馏的原理。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很多实验,光靠描述,很容易遗忘掉。但如果是通过自己的观察,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以蛋白质变性为例,失去活性到底是什么现象呢?有了实验,学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些学生尤其对银镜反应有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与化学理论相结合,探讨银镜反应成败的关键。发现如果在酸性条件下,银镜反应不成功,碱太多也不行,只有在弱碱条件下才能成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实践与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观。

2.进行小组合作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单独进行实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由于老师的工作量过大,往往不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所以,老师可以把课堂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把实验做得更好。除此之外,通过团队合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互学习、借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老师们必须要主动地对其进行改进,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3.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分成三类: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在这些内容中,验证性试验和探究性试验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知道了实验的现象与结果,它只是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展开了验证。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实验的过程,他们可能会对实验的操作过程感到新奇,但是对实验的结论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不能体验到问题探究的整个过程。而探究性试验指的是让学生以自己的发现为依据,或者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依据,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建立起自己的猜想,并利用小组之间的共同思考和探讨,针对问题的猜想,设计出相关的实验,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有很大帮助。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较少,因此,要想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尽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比如,在检验长期放置的NaOH粉末是否发生变质的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其变质状况做出假设:1、NaOH粉末未发生变质;2、NaOH粉末部分产生了变质;3、NaOH粉末全部变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NaOH变质的实质是哪些物质与之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哪些新的化学物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实验设计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就像这样,让学生在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对化学实验给予足够的关注,把实验教学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来进行,并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实验教学以及实际操作的培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老师所安排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出学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总.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考[J].新课程(下),2019(7):373.

[2]曾玉婷.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探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12):39.

[3]杨文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5):132-132,134.

[4]张争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12):63-63,67.

[5]刘丽娟.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