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郑逸鑫

莆田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学生处于对客观事物表象有基本认识的时期,在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侧重于在具象化思维中逐渐深化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在一个小定义下可以衍生出无尽的题目,学生全面掌握核心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背景下,教师要转移教学重心,将培养学生能解题、会答题的能力转移到提升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也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既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是某项特定的数学能力,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全面总结,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带来了新挑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适应于自己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顺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趋势,引导学生取得全面成长与进步。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是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注重学生的差异,强调以不同的方式教育不同层级的学生。从内涵上来看,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潜力层次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对于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使每个群体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分层教学强调正视每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用不同的方式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是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模式。由此,分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应注意的方面

2.1学生预期变化

除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外,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预期变化这一关键点。开展分层教学实践后,不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可以对学习或教学的结果形成初步的判断。并且,教师通过预设学生变化的方式,能够在目标引领下优化分层教学环节安排,增强分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稳定,使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更接近预期。

2.2教学过程优化

在分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发挥着指导作用,需要协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分层教学时,还需要坚持自己作为指导者的教育地位,通过提高对教学过程及方式的关注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保障。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等,对实践中的教学手段与活动等进行优化、调整,以便适应学生的变化,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提升。

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3.1找出学生水平差异,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因为课堂教学环节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其中,课前预习环节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指导,落实“双减”政策,能够避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下“一刀切”教学方式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分层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当找出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差异,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学生布置分层的课前预习任务,为学生预习知识提供精准指导。

3.2结合新知和旧知,提升推理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应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投入知识探究与学习环节,鼓励学生分析和推理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推理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忽略新知与旧知的内在关联,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深入性与连续性,不利于推理素养的逐步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旧知作为新知的学习起点,让新知在旧知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衔接与构建。

3.3合理评价,促进科学发展

合理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所以,评价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但许多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法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由此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并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4关注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分层布置实践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通常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在灵活性上做出改进,教师要意识到对有进步的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做调整,或以相同的标准判断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皆不可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转变与发展,注意学生学习层次的变化,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分层布置实践作业。

结语

综上,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大趋势,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的能力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帮助他们获得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为互动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和应用具体方法,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宜的课堂学习环境,在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引导中推进互动教学的实效,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贤宏.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50):20-21.

[2]王涵.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8):18.

[3]倪静.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谈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5):39.

[4]张廷飞.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9(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