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问题链”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潘韵雅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638400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物理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好物理对于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用“问题链”,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培养对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笔者结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等层面提出教师可如何结合“问题链”,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一、立足课堂导入,设计问题链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物理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需科学设计问题链。物理学科与生活密切相连,学生也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很感兴趣。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该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导入问题链时,教师需深入研读物理教材和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问题链条,使学生由浅入深,逐渐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奠定新课学习的基础。

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相关知识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抽象知识有直观的理解,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汽车行驶”的教学情景,并延伸出“问题链”。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汽车启动、在公路上运行及刹车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启动过程中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呢?”,使学生对速度这个物理概念有直观理解;其次,增加难度,向学生提问:“汽车启动速度有说明变化规律吗?”,使学生联结物理知识,思考生活现象;最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接运动区别是什么呢?”,使回顾之前所学,分析对比,逐渐将思绪过渡到新课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新课学习中来。通过在导入环节,为学生科学设计问题链,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思考汽车运动规律,并引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能有限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二、结合实验探究,设计问题链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使学生亲自验证教材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结合物理实验各环节,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链条。在教师设计的物理实验问题链条中,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提出个人独特见解,发展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具体而言,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可结合实验前、中、后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实验内容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实验前,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从哪些生活现象中体会到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好实验探究准备;实验中,向学生提问:“我们在利用实验现象分析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当我们改变其中一个量,剩下的两个量会有什么变化呢?如通过增加砝码使小车质量发生改变,它的加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呢?”,引导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如何验证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总结物理结论。

三、引导迁移应用,设计问题链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源于生活 , 用于生活。问题情境生活化, 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将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让学生直观地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中发现物理知识 , 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问题解决中。物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察,还要侧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围绕实际问题情景,由浅入深,提出系列问题,促进学生物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教师在“能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在梳理完教材基本知识点后,可为学生创设“交通事故”实际问题情景,并围绕“汽车相撞”提出系列问题。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发生两辆汽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时,相撞过程中能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象中的物理知识;其次,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汽车相撞时的能量变化对汽车能的人员安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思考在交通事故中的能量改变对人体安全性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汽车相撞的能量改变对人体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假如你是一名汽车设计师,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汽车,减少两车相撞时对人体安全的威胁呢?” ,引导学生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通过为引入“交通事故”生活实例,使学生结合知识,思考汽车改进设计方法,不仅能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科学合理设计“问题链”对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和物理应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具体的应用策略来看,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从生活现象着手,设计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关联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其次,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结合实验前中后环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使学生培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迁移应用,使学生培养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雅玲 .“问题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9):57-59.

[2] 肖丽平 . 巧用问题链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以“圆周运动”为例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18):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