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

张洪伟

四川省开江县职业中学 636250

摘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需要结合部分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首先做好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随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入手实现有效的教学设计,并且进一步推进教学流程。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这部分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教学设计要点包括做好前期学情分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置理论实践教学比例。而教学实施环节,需要教师从前期引导中期实施,后期评价三方面入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既讲究理论性,又要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方法。因此,应用理实一体化理念落实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适宜性,教师首先应当分析学生的基础学情。随后,明确教学设计要点,精准推进教学实施流程,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其自身也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分析,确保构建结构全面流程科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可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此外,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还可以通过评估和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另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一)以实践为导向

实践为导向是提升教学过程实践力度,加大实践教学强度的重要途径。以实践为导向,也是保证学生在这部分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具体来说,以实践为导向开展这部分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在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应将实践操作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二是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应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具体来说,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在落实时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决策,例如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考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要点与实施策略

(一)教学设计要点

1. 做好前期学情分析

做好学情分析是进一步落实好教学设计工作的重要条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汽车构造和发动机原理知识,但多数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操作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缺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技术和工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对于本文探讨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来说,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②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技能。③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3.合理设置理论实践教学比例

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在故障诊断维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进入维修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实操技术要点。而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引入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辅助资源进行应用,适当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跟进分析学生实践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实施要点

在前期引导阶段,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出示视频资料、结构图片、动态工作原理分析视频让学生对汽车内部构造发动机工作原理等关键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分析。同时,提出几个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而在中期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当引入故障维修典型案例,从拆卸、清洗、检查、装配等多个环节入手,观察学生对实操环节基本原理关键要点的掌握情况,随后,在实操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参与项目或现场观摩学习。在后期总结阶段应当注重分别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和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完成任务情况。保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情况和理论知识扎实度。

四、结束语

在本文探讨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分阶段做好教学设计,引入多方面辅助工具落实教学工作,为优化教学效果,体现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提供支持。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入多方面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戚永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考核方式[J]. 教育艺术, 2023, (07): 70-71.

[2] 覃剑.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3, (14):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