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初探
吴胜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 038300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沉浸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的场景、情景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的背景、现状和实施方式的分析,探讨了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潜力和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创造历史情境
通过创造真实的历史场景和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角色的生活。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角色扮演、历史重演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在学习《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其中一个朝代的人物,如辽朝官员、宋朝士人、夏朝诗人、金朝将领或元朝皇帝等。学生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资料、阅读史书、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生活背景、思想观念等,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互动交流,模拟出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政治纷争、社会生活等场景。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历史事件中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学习关于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海洋探索实验,制作船模、模拟航行、了解航海技术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航海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创造力,并且拓展了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 多媒体技术支持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历史的画面、声音和视频,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电子图书等教学资源来展现历史场景和文物。以教学《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清朝时期的皇家建筑,通过360度全景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可以利用电子图书,展示清朝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通过高清晰度的图片、详细的描述和解说,让学生了解清代的玉器、瓷器、织锦等文物,以及清宫中的绘画、书法和雕塑等艺术品。此外,还可以播放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清朝的重要历史片段,如康熙、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探索欲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三.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历史学习体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题材或角色来进行学习和研究。例如:在学习《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学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政治家、经济学家或文化人士来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参观相关的历史场所或博物馆,以及与专家或历史学家进行讨论来加深对该时期的了解。
如果学生对历史中的军事角色或战争事件感兴趣,他们可以选择学习和研究该时期的战争或冲突。他们可以阅读相关的军事史书籍、观看历史记录片,并通过模拟战役或重演战争事件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选择通过艺术和创作来学习历史。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学习该时期的绘画、音乐或文学作品,并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可以参加历史题材的艺术展览或文学比赛,与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之,个性化的历史学习体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来设计,让他们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四. 跨学科学习
将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习《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地理背景和环境条件,如黄河的地理位置和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以及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和对文明发展的贡献。在学习关于农业和农耕文明的内容时,可以结合生物学科,介绍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以及农耕文明对于人类食物供应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在学习关于商朝和周朝的内容时,可以结合经济学科,介绍商朝和周朝的经济制度和贸易发展,以及商朝和周朝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学习关于秦朝和汉朝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政治学科,介绍秦朝和汉朝的统一战争和国家建设,以及秦朝和汉朝对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的改革。在学习关于唐朝和宋朝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文学和艺术学科,介绍唐宋文学和艺术的繁荣,以及文学和艺术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能力。
五. 反思与讨论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反思与讨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培养批判思维和沟通能力。在学生进行历史沉浸式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中,反思与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小组和全班辩论等形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究历史,并促进他们在沉浸式教学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结束语
沉浸式教学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沉浸式教学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师生配比、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优化沉浸式教学方法,提高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旭辉.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历史沉浸式教学初探[J].成才,2022(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