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作者

陈顺鑫

四川省开江县广福初级中学 636250

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对于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深刻性、体现出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语文课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师生互动力度不足、融合教学流程合理性不足、融合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三方面问题,需要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力度、优化教学流程、创新融合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融合效果这一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情感,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时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学情,适当融入情感教育,发挥出情感教育优化整体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力度不足

师生互动是融合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力度不足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进行浅层次的讨论,未能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涵,缺乏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深度触动。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育存在典型的形式化问题,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1]。二是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从情感的角度上来讲,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受教育经历家庭环境都会使其接受情感教育时的状态发生变化,其个人的情感需求和体验也存在比较典型的差异。

(二)融合教学流程合理性不足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融合教学流程设置合理性不足的引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未能结合情感教育的融合引入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相对比较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但教师仍然存在利用充分性不足的现象。另外,情感教育资源也可来源于实践活动和社会环境中,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力度都存在不足,在设置教学流程时,仍然以相对固定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流程课时教学工作,这会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二是教师个人在情感表达、情感传达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情感融合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三是教师对于先进辅助工具的融合应用力度不足,影响了情感教育的融合效果。

(三)融合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

如何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一方面是指教师未能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导开展融合教学,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组织落实时未能应用更有创新性的实践方法,融合教育在组织落实时的效果会因此受到影响,例如部分教师在融合情感教育时,也主要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传达情感,而对于一些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自主体会情感表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利用[2]。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一)加强师生互动力度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力度应逐步加大。通过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状态,为优化教学效果,融合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程《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从课文朗读的角度入手,通过分角色朗读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搭建平台教师可在前期示范朗读时,按照课文段落与学生分角色分层次进行互动朗读,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表达状态,随后,教师还应当在情感教育融合时,提出与课文相关的实践性问题,为师生互动交流讨论问题,搭建良好的平台,例如在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提出如下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①最可爱的人身上有哪些品质?②请你通过朗读课文,说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上述问题具有发奋性,可供学生和教师自主讨论,同时也能够提升这部分语文课程教学的深刻性。

(二)优化教学流程

优化教学流程对于取得更好的融合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分别从不同的教育阶段入手融合情感教育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流程,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程《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前期引导阶段通过融入多媒体辅助工具,让学生首先观看不同母亲形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回忆自己母亲的情感,在前期引导阶段,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以自己的母亲为背景回忆母亲的外貌特征,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随后,在核心教学阶段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结合课文中作者所描写的母亲和自己对母亲的感受,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体会母亲对于孩子而言的重要意义,通过自主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更加清晰的体会到个人对母亲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整理课文中表达母亲挚爱,描写母亲外貌等多方面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课文的情感内涵,用丰富多元的引导方法,优化整体教学流程,提高情感教育质量。

(三)创新融合教学方法

当心融合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指教师应当首先优化教学流程为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新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应当选准教学切入点,运用更加灵活,更具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更好的情感教育融合效果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程《回延安》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这部分课文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字规律性这一特征在创新融合教学方法时,选择以学生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朗读课文分段,配合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随后教师还可利用微课视频资源,将延安的地形地貌延安红色革命事迹的凭资料等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以更加深情并茂的方式了解延安红色革命老区的历史激发出学生对革命圣地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延安精神在红色革命年代的重要价值在常规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深刻的情感教育。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落实需有效融入情感教学,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深刻性,优化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说,融入情感教育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何军强. “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23, (30): 97-99.

[2] 于玲玲.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策略研究[N]. 山西市场导报,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