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

作者

张国威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第五中学 5161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内涵,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以学情为基础编制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通过因材施教的落实培养个人能力,是有效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方法。这些策略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促进了学科知识和健康意识的综合发展,对于推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与健康;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受到更高的期望。然而,传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因此,探讨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如何优化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分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推动学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是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基本素养。核心素养内涵包括:一是学科知识与能力,即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具备基本学科技能,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使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三是社会与文化适应能力,即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等素养;四是情感与价值观,包括情感管理、价值观念形成等,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不仅仅关乎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以学情为基础编制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学科知识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这种个性化教学计划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针对性和高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科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进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针对学科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科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拓展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平台等,个性化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在线答疑和辅导服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以学情为基础编制教学计划,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培养。

(二)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以800米练习为例;首先,了解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化设计800米练习方案。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难度,以挑战他们的极限;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应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他们逐步提高耐力和速度。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竞赛、个人挑战赛等,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利用运动监测设备记录学生的练习成绩,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训练进展,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提高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更好地面对挑战。同时,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在800米练习中获得实质性的进步。通过以上策略,800米练习不仅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更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载体,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培养。

(三)通过因材施教的落实培养个人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通过因材施教的落实培养个人能力是关键策略。以立定跳远练习为例;首先,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跳跃技能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评估。针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跳远的难度和要求,引导他们尝试更高的挑战。对于技能相对较弱的学生,应从基本动作入手,重点训练跳跃姿势和技术细节,逐步提高他们的跳远水平。其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可以采用示范教学,通过展示正确的跳远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体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克服问题,提高跳远能力。在实践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次跳远机会,让他们进行反复练习,从错误中学习,逐渐掌握正确的技能和动作要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跳远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另外,及时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反馈。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跳远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立定跳远练习不仅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更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化能力、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载体,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培养。

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以个性化教学为基础的具体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果。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等策略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能力的培养者。这种培养方式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继凯. 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2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