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教科书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途径

作者

黎明彩

肇庆市高要区新桥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116

摘要: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革命文化教育备受瞩目,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革命文化题材越来越多。许多教师逐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站在学生的视角灵活渗透革命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及研究。借助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内容来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观以及人生三观。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统编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教科书革命文化背景

在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备受瞩目,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的过程中,新教材所包含的革命文化越来越丰富,能够为新时代革命文化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及帮助。教师需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好素质教育,充分凸显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整合丰富多样的革命文化题材来教育学生,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积极实现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的有效弘扬,借助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真正实现革命文化教育与当代教育的无缝对接,全面拓展语文课堂教学。

二、统编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教科书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途径

(一)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革命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革命文化题材的有效分析及研究。深入了解教材文本的理解要求以及学习重点,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教学行为,明确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补充背景资料,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留下深刻印象。革命文化题材所涉及的作品比较多,与特殊年代存在关系,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相关人物,弥补学生的思维局限。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认知,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局限,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在补充资料、介绍背景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很多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各种线上平台搜集民族英雄故事,强化学生对民族大义精神的理解及认知。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宽裕,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强化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背景的理解及认知。在深入分析第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的预习收获,主动了解八路军当时的处境,简单介绍狼牙山的地理位置条件。让学生深入领悟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以及行为品质,进而主动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产生由内而外的敬佩之情。

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以多元解读为基础,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自主感知,留下深刻印象。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围绕多元解读的具体要求,在现代化阅读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创造性解读的过程中实现二次加工。比如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与革命文化的相关课文时,有的学生会对英雄人物的行为以及思想存在许多的疑惑。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放任自流,着眼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根据学生的理解障碍以及薄弱点来进行引导及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补充资料、介绍背景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有效规范学生的理解思路,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想象以及分析。比如学生能够意识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就不会认为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是一种较傻的行为,通过这种形式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二)整合利用语文要素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比较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关注对不同语文要素的有效挖掘,积极组织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围绕革命文化题材来教育学生,明确不同主题单元中所包含的语文要素。革命文化板块中的语文要素比较丰富,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以单元语文要素的深入剖析为基础,了解学生在自主探索时的真实状态,明确不同的人文主题。从体会人物品质、分析言行和神态描写着手,让学生自主分析相应的资料,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认知。其中《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灯光》所包含的革命文化元素非常丰富,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言行和神态,了解文章的叙事手法,主动接受革命精神以及优秀品质的熏陶及感染。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神态,了解神态和言行背后的人物品质,让学生自主搜集课内外资料,逐步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对其他要素的有效分析,站在宏观的视角逐步提升综合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将课堂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人文教化目标、语文普通目标、语文核心目标为基础,进一步落实革命文化教育教学工作,逐步丰富语文题材。人文教化目标以革命文化教育为基础,语文核心目标则离不开单元语文要素,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及技巧点拨,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语文普通目标则要求学生借助已经学习的语文要素实现大胆迁移和自主巩固。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教师可以着眼于这两篇典型的叙事的文本鼓励学生整体感知、深入剖析,加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有效总结和整理归纳,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细心揣摩文章的主旨思想,深入了解故事的曲折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感知理解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比较复杂,难度系数偏高,革命文化内容的有效分析以及研究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适当补充学科教学内容及背景解读,深入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支持状态,整合利用多种语文元素引导学生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景洪春.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探寻[J]. 小学语文, 2020, 000(001):P.43-48.

[2]叶淑洪. 落实"文道统一" 传承"红色基因"——统编教科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