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道德成长

作者

林映婷

惠州市博罗县公庄维新小学 516151

摘要: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优化教育理念,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并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成长;教育理念;个性化关怀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社会更趋向于思想、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班级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此,教师应当发挥领导作用,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成长。

一、班级管理与学生道德成长的关系

(一)班级管理是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班级管理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还涉及学生的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有效的班级能够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二)学生道德成长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将学生的道德成长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动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道德成长的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德育教育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例如,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班级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些同学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还顶撞教师。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班风建设,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沾染不良习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下,教师可能选择对学生进行批评、制定量化分、制定班规等形式改变班级的不良作风。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年级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他们更多是在模仿他人的言行。想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需要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因此,我决定在课堂上更加注重道德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尊重他人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同时,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我也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示尊重和守纪。作为数学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我选择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并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课,且上课期间不看手机。在教师的不断影响下,学生们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尊重他人和遵守纪律。

教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示范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

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因素。为了营造这一氛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学生人格和隐私、为学生提供帮助等方式构建班级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通过建设班级文化,组织道德教育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班级氛围;还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和奖惩制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并不认为自己身为成年人,要比未成年的学生高一等。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应当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以耐心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并尽可能给予支持帮助,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并没有立刻进行责罚,而是充分了解学生矛盾的根源,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错处,并鼓励学生主动和好,最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同时我还尊重学生作为班级一份子的权利。在制定班规班纪时,我将“课间纪律”“课堂纪律”“班级卫生”等内容写在黑板上,鼓励班级学生畅所欲言,对班级管理规定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制定出一份符合班级情况的规章制度。并且由于学生充分参与了班级管理,因此,纪律意识和班级荣誉感更为强烈。教师应当通过多样措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关注并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实施个性化关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与经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班级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在面对性格敏感、胆小,不敢参与班级活动,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我决定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主动选择这位学生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进行夸奖,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在班级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我让这名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从而引导这名同学在团队合作中锻炼自己的社交技巧和责任感。

当面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我与这名学生详细地讨论并制定了这份档案,让他们主动记录自己违反纪律的次数,并诚实地说出每次违反纪律的原因。在记录了违反纪律的次数和原因之后,我深入地与学生一起分析他的错误点。我们逐一探讨每次违纪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仔细分析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找到改正的方法。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改正错误、增强纪律意识,我制定了一个奖励机制。当学生这一星期的犯错次数少于上一学期时,我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激励他们持续努力、保持良好的纪律表现。在奖励机制下,学生会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认可,积极性得到激发,他们会为了得到下一次奖励更加努力学习,并时刻规范自身言行。最终他们的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学习态度也变得更加认真。这种成长档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班级管理是关注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实施个性化关怀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钰. 加强小学德育管理,构建优质班级[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