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逍逍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在护理专业中,儿科护理学是其中核心课程之一,教学内容较广且有较高的实践性。但传统儿科护理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相悖。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的方式,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同时,展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当前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较多,但设计医学类教育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将聚焦学习通这一教学平台,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取一个 60 人的儿科护理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另一组为实验组进行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组参与研究的学生均为普通高考同意招生,年龄、性别以及平均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进行儿科护理学知识的学习,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

实验组采用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教师提前在学习通上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知识自学并完成课前测试,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学情分析,为课堂教学方案制定提供依据[1]。其次在课堂上,利用学习通上传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自己理解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并将最终讨论分析结果上传至平台,有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最后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向学生发送更多临床案例、临床知识技术等资源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还可以利用平台给学生发布测试题目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教学前后学习能力评分,其中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评分。这三个学习能力满足均为 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学习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学习能力评分采用( )表示,t 进行检验;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P<0.05 )。

2 结果

如表 1 所示,教学前进行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儿科护理教学学习能力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机制( ΔP>0.05 )。教学后,进行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P<0.05 )。

表1 两组教学前后学习能力评分对比

3 讨论

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生课前、课后能够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登录平台有选择的、反复的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学习[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案例讨论、线上小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让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薄弱区域,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帮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此外,学习通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中对重难点进行实时检索,有效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课前和课后学生自己安排小测时间,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让学生更加自律。在本次研究中,教学前进行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儿科护理教学学习能力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机制( ∣P>0.05 )。教学后,进行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学生教师在开展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活跃课堂氛围,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慧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J]. 科学咨询 ,2023,(18):120-122.

[2] 衡利 . 沉浸式教学模式及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进展[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27):107-109.